第一百三十五章 文曲星重临(3 / 5)

他当然不是闲的没事写这么多诗。

看这日头,开考估计还有点时候,不如跟门房大爷们整点娱乐活动。

这是个多人运动.....起码得有四个人才行。

泠音这朵小白花就算了,别给带歪了,万一以后娶回家天天不务正业怎么办.....

“这小子还真写啊?”

黑衣黑发的曹土也将苹果吃干净,毫无顾忌的伸手在破布袄子上擦了擦,惊讶道:“居然还真写上去了?”

古圣贤石林的石碑比较特殊,非镇国之篇章,无法留于其上,非作者本人手书,也同样如此,字迹会自行淡去。

“这种书法......”

须发皆白的曹天则是眼前一亮,问道:“这字迹是后世之人所创?为何我从来都没有见过?”

“没见过就对了。”

李宣蹲在石碑前边写边道。

那是,前世带过来的行书,除了他还能有人知道,那真就是见鬼了。

这玩意,也不好解释。

“先生说过,这叫行书......”

苏泠音在旁边小声解释道:“两位爷爷没见过很正常,因为这是先生自创的写法。”

“此字如行云流水,既不失正体的风骨端庄,又透着股潇洒写意,极为漂亮。”

曹天走过来,细细的查看,嘴中连连赞叹。

“行书......”

曹土嘟囔着,有点难受。

这种感觉大概就是......有人趴在你耳朵边上,轻声道:

“大人,时代变了。”

曾几何时,他们量天测地,现在居然连字都不认识了。

俩懂爷被触及到了知识盲区,自以为经天纬地,无所不知,今天却首次体会到了那种懵逼的感觉,就......

很凄凉。

不一会,一首崭新传世诗词跃然纸上。

曹土也擦了擦手,又拿起一个梨子似的宝药啃起来,嘴中喃喃道: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伴随着此诗出世,古圣贤石林上空骤然绽出了一阵清光,随即文气骤然化云成形,自空中落下。

文气便化不止,落在四季古道之上,凭空生了一片随风飘扬的柳树林,根根纸条随风飘舞,一下变青,一下变黄。

飞絮浩浩荡荡席卷至天空之中,一时间竟然有些遮蔽阳光。

然而,四季古道的末尾之处,又起了一阵凛冽风雪,将柳絮全部吹散。

四季古道是穷酸书生留下的,能引其共鸣,绝对是镇国诗中的佳作。

俩老头面面相觑,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一天之内,整出来三首镇国诗,这恐怕是难得一见的文道英才。

当年穷酸秀才得了个诗君的称号,便是因为一天之内连作四首绝句,首首镇国,咏尽春夏秋冬之绝景,被誉为千古第一,并以此成道。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后人只要写诗,便越不过这四季。

现在面前这小伙子,只是用了几息而已。

速度比穷酸秀才还快!

曹土也是在摸着下巴。

俩大爷虽然不擅长写诗,但仍是瞬间领悟了其中深意。

此诗咏物寓意,看起来是在写景,实则是在讽刺。

将柳条比作张狂的小人,随着风儿东倒西歪,青黄不明的脚踏两条船,还妄想借风用柳絮遮盖日月的光辉,殊不知冬天就要来临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他在讽刺谁呢?’

曹土也左顾右盼。

苏泠音小心翼翼抬起头。

曹天大爷仰头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