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抱歉,镇国诗以下,我写不出来(3 / 4)

子音律之道也深不可测,让牡丹大家都甘拜下风,闭了莲心楼呢暂避锋芒呢。”

“废话,谁干得过唢呐啊。”

“这店家真会做生意,镇国诗还任君挑选,一首镇国诗换他上百家铺子都不止。”

“人钱大富钱掌柜你还不知道嘛......”

周围的达官显贵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对李宣身边的苏泠音很好奇,都猜测这是哪家的女儿,倒是没人认出来这便是那位泠音殿下。

“后生,写吧,不要着急。”

账房先生听闻偏试榜首在此,也让伙计搬来桌椅,郑重对待。

他刚想提醒李宣不要被外人干扰意境,却发现这位已经闭上了眼睛。

“嗯,心有静气,今日怕是要多首传州之诗。”

账房先生抚须道。

这位账房先生姓胡,别看只是个账房,名气可不小,早年是当过通判的官员,写的一手好字,对诗词之道也尤为出色,只是后来因为不喜半圣经典,犯了忌讳才被罢免。

能被重金起来镇场子品评诗词,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多时李宣睁开眼。

提笔一气呵成。

账房先生走过去,笑呵呵的准备看看他写了什么,没想到刚搂了一眼,脸上的表情便宛若石化。

他喃喃自语,仿佛失了魂一般。

人们可以看到,他颤抖着吹了吹上面的墨迹。

“胡先生也是学富五车的老儒了,啥诗给他气成这样?”

“你扯淡,那是气的吗?那是激动。”

“看来今天要出一首传州诗词啊,这祭月节出来的不亏。”

众人在那良久,想凑脑袋往前看,却被胡先生的背影挡住了。

“先生......你刚刚写了什么?”

苏泠音一边踮起脚尖,一边小声问道。

李宣微微一笑,终于可以豪气且自信的说道:“今天店里的首饰,泠音你喜欢什么便拿什么吧。

我何时写过达府,传州的诗词?”

“啊?”

苏泠音歪着脑袋,愣了愣,随即才反应过来。

又是一首镇国诗?

不对......先生每次写诗最差都是镇国,好像不屑于低于镇国的诗词从他笔下写出。

当下便带着嫦小玉打包去了。

“胡账房,写了什么您倒是说啊......”

导购小姐姐低声说道。

胡账房如梦初醒,恍惚放下宣纸,叹道:

“不配。”

“嗯??”

众人顿时愣了下。

不配?

莫非是写的太差了?原来胡账房还真是被气的啊。

‘胡账房这脾气.....’导购小姐姐强笑的暗示道:“也没那么差吧,好歹是榜首郎的诗词,怎么说达府不成问题吧......”

“你想到哪去了?”

胡账房瞪着眼睛,指着墙上的诗词道:“我说的咱们店里的诗词不配与其挂在一面墙上,咱们店不配挂,你懂不懂啊?

沾了铜臭味,这诗就没仙气了,古圣贤石林才是它的归宿!”

他视若珍宝的捧起来。

众人这才看清。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玉人何处教吹箫?”

苏泠音精致的小耳朵红了。

李宣倒是不意外,笑着摸了下苏泠音的脑袋。

这首诗的下阙,和诗仙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并列千古丽句。

但凡认识字,都知道其水平有多高。

顿时,人群沸腾起来。

能写一首镇国诗,为燕国诗魁,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