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春来蛙鸣自当先(2 / 6)

酒剑四方 凉凉不加班 5093 字 1个月前

这位五短身材的来访之人,并未掌灯,而是坐到阴影之中,且对上崔顺这等官位不低,又受上齐天子器重的皇城官员时,自行坐于上座,话说得客套,然而举止却没多少谦恭,甚至可说倨傲至极。

而除去已在偏堂里等候的这位五短身材之人外,崔顺乃是何等耳聪目明的人,常年行伍,虽现如今身手比不得当初,却仍能知晓这座崔府,除去寝房等数处,皆有绰绰人影,仔细侧耳倾听下,有抽刀拽弦响动。距有家丁前来言称有人来访,不过百来息的光景,这座崔府内外,已是在家丁毫无知觉之下,被持刀引弓者占去大半江山,这份本事,上齐现如今的边关骁锐,未必做得到。

似一阵借风而来大雾,似茫茫夜色无声无响,撞入围墙。

但即使知晓崔府无声无息间被占去大半,崔顺神色并没有半点怒意,而是忽然之间挤出些殷勤来,先是恭敬行礼,而后与藏匿于阴影,瞧不见五官神情的那人相对而坐。

“上官既是驾临小府,无疑于隆冬时降下灼灼月华,怎好见怪。”

来人似乎是轻声一笑,只是笑声略有几分相当古怪的轻柔,“怪不得旁人说,皇城内的精明人有许多,但崔京兆这等由习武之人踏足朝堂,城府心性一日千里的,才是当真少见,我曾暗访明查过许多位高权重者,大都居位自傲,懂得将谦逊二字显露无疑的,崔京兆数一数二。”

随即来人轻敲两下偏堂桌案,乍看之下,像是无意而为,可崔顺侧耳倾听过后,才晓得就在这两声远比不得夜里北风的敲桌声落下过后,崔府内许多柄硬弓弓弦,悄然放松。

“有人想打听打听,崔鸿鹊而非崔京兆的一些私事,虽是总有二三事不可同外人言,说得太过详实,未必不会自伤,可还是奉劝一句,切莫藏私过重。”

家丁战战兢兢端来煮好茶汤,崔顺面前的仍是老姜红枣茶汤,而对面之人身前的茶汤,却并未放这两样。

“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崔顺一笑,却没像往常一般趁热饮茶。

“现如今圣人眼前红极一时的人物,不消我多言,必是荀公子无疑,既是年少得志,才气惊人不说,为官的本事,更是足能令朝堂中不少老臣汗颜,果真俊彦。如若猜测得不错,崔大人同其私交甚厚,可否知晓荀公子师从何人,得来这么一身本事?”

寒雀低吟。

崔顺沉吟片刻,摇头自嘲一笑。

“如今群臣,圣上最为器重的便是荀公子一人,在下身在塞外闯荡,爬冰卧雪的年纪,荀公子便已然凭这年纪,坐到上齐闻所未闻二品官椅,为人属实是极好,既少有恃才傲物的心思,又与人和善,深知礼数,但仍是文人脾性深重。先前同我讲过,师从一位周姓先生,学棋道笔墨锦绣文章,但再追问这位周先生底细时,却再不肯多言半句。”

“想来是因我早先乃武官出身,即使私交尚可,亦不愿过多透露,究竟是瞧不起我这等只晓得舞刀弄剑的武夫,还是另有忌惮而刻意隐瞒,至今仍觉云里雾里。”

“哦?即便同僚亦不愿交底?”

崔顺摇头,双手握住茶盏,像是双手受寒,凭滚烫茶汤取暖,“文武之争向来如此,何况虽是有些交情,可总有些事没法得知全貌,既是托荀公子的福,能替圣人分忧,当然明面上要交情更深些,瞧着才合乎情理。”

似是对崔顺这番作答还算满意,对面之人坐姿稍稍缓和了些,将肩背靠到座椅处,随口问道,“看来崔大人还是割舍不下所谓文武门户不同,毕竟是终日身在御书房内协力做事,倘如今日不曾有此问话,倒真还以为崔大人愿抛门户之见,乐意与荀公子同进退。不过还是乐于一听,在崔大人看来,荀元拓究竟是如何的脾气秉性。”

纵然是来人这番话说得很是随意,迟迟不愿饮茶的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