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作品,好奇的过来凑热闹的观众。
但随着演出的进行,有一些观众,却似乎被这样的现场圈粉了。
《希声无形》固然结束,但演出却绝对尚未结束!
放下南箫,李文音盘膝坐下。
因为乐章的原因,刚刚摘下的指甲被重新的缠起。
虽然很麻烦,但实际上李文音的动作却非常的快,并没有耽搁太长的时间。
手指扶上古筝。
《圣火长存》!
王学民教授点了点头,随着一声大鼓的边槌声后,拨动而出的古筝扫弦恍若流水。
猛然间。
轰重的鼓点炸响。
金属感骤然而起!
电贝司,电吉他,与架子鼓,猛烈的敲响。
伴随着轻轻响起,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女声吟唱,恍若来到了阿拉伯国家一般。
大漠,烈日,骆驼!
笛子蓦然扬起,画面一转,异域风情似乎被同化成了唐音!
李文音手里弹奏的古筝,清脆爽朗!
颤音揉弦,摇指!
利用古筝的音色,居然模拟出了西塔琴转音滑音的感觉!
古筝与竹笛交相辉映。
大漠孤烟直的潇洒,皎月正高悬的潇洒,骤然而出!
李文音潇洒之中,眼神却蓦然锐利了起来。
手指在琴弦上有力的刮过,仿若手持匕首,一刀划向咽喉之感!
随即响起的女声吟唱,将异域风情再一次渲染。
异域并非异国!
华夏文化无尽的包容之力!
西域!
什么叫华夏文化的包容力?那就是来了那你就别想走了!
这波斯音阶所带来的西域风情,却存在着浓浓的国风味。
当年,从波斯传来华国的传统乐器,便有耳熟能详的琵琶,箜篌,甚至是唢呐。
但经历华国的海纳百川,经历千年以来的发展的乐器,有了华国自己的风情。
这正如从波斯传来的摩尼教一般。
摩尼教发展而来的民间组织,来到了华国后,有了另一个名字。
明教!
正如教义之中阐述的,光明与黑暗为善恶的本源,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
《圣火长存》!
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度,五十六种不同的风情,却在基于华夏文明之下的认知中,经历的千年的融合,如今抱成了一团。
饱经风霜,华国千年的文化,一息不绝便圣火长存!
李文音告诉了所有人,这就是华国文化的包容力。
最为传统的,最为正统的本土乐器,竹笛与古筝。
演奏着波斯小调的音乐,搭配着强烈的摇滚元素。
你却依旧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华国风。
西域风!
竹笛的花舌音潇洒无比,配合着女声吟唱,剧烈的鼓点。
人们好像看到了丝绸之路的壮美。
文化的融合!
正如大唐盛世之下,无数国外民族的特色乐器进入到华国,却一个都别想跑!
来都来了,你说是吧.......
三首音乐,一悲凉壮阔,一缥缈出尘。
而这第三首,不少人似乎都听出了那种.......
强烈的自信!
这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文化自信!
自信的人总是最美的,而自信的文明文化,也总是让人感觉到最神秘,最好奇的!
“这就是华国的音乐吗?!”
“听起来更像是印度啊?!”
“风格实在是太多了,我现在都有点傻傻分不清华国风了!”
“是啊!我总以为华国音乐就是京剧那种拉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