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四 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辣椒~(求订阅~)(3 / 4)

.....

本来不是介绍华国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嘛?

这重心怎么就又回到李文音的身上了?

人见人爱,你是金子嘛?

......

“哈哈,各位,天色也不早了。”

逛完了博物馆,李文音笑了笑,对着外宾们说道。

“厨师已经准备好了,等下请大家吃一吃这里的特色小吃,面!”<面?好奇怪的名字?哈哈!”

听到这个名字,不少音乐家们都觉得很好玩,忍不住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有样学样起来。<就是应从扯面的时候,面条击打案板的声音!”

李文音与音乐家们并行着回归酒店,开始东聊西聊了起来。

陕西八大怪中,面条像裤带,说的其实就是面。

关中麦子,拉成又长又宽的面,放在又大又圆的碗里,佐料调入面汤,在秦椒制成的辣子上,泼上滚烫的油。

陕西人有多实惠?从面条的碗上也能看出来。

这真的是面又长又宽,碗又大又圆。

本来还觉得这个面条的名字挺有趣的,也没想到别的方面。

<面后,这帮外宾傻了。

谁t见过这么长这么宽的面啊?!

什么面条像裤带啊?

裤带也没你这么长这么宽吧?

这碗......

......

最先怀疑人生的不是其他人,反而是经常在华国生活的卡尔隆德。

看到这大到夸张的面碗,卡尔隆德觉得自己仿佛是来了另一个国家,完全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熟悉的“华国”。

“我天,我在华国这么久,也没见到哪里的面条有这么大的碗,会有这么宽的面......”

卡尔隆德忍不住直呼卧槽涨见识。

“我在川蜀的时候几乎天天早上都在吃面,这怎么......”

川蜀的早餐,最有名气的,恐怕就是小面燃面,米粉,抄手了。

但同样擅长面食的陕西,常见的面食做法与川蜀的面食当真是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了。

毕竟,虽然同在一个国家,但跨度似乎快赶上了半个欧洲,有民俗差异显然是理所当然的。

“肯定不一样的!”

李文音笑了笑。

“华国很大的,各地都不一样,无论是民俗,饮食,还是文化,音乐,都是有各自的特色的。”

“差异性极大,但又和谐,协调,互相之间既是特色鲜明的个体,又是高度统一,共在华夏文明之下的整体,这就是华国海纳百川之相!”

李文音的话,让这些人对于这次的华国之行更为期待了起来。

“音乐也一样,虽然这次众位的音乐之旅难以窥见华国音乐的全貌,但也足够欣赏各不相同,特色鲜明的地方音乐了。”

笑了笑,李文音伸手示意了一下厨师。

再不吃饭,面都快坨了。

厨师笑呵呵的在各位面碗中放入调好的辣子,轻轻浇上一勺热油。

李文音便教各位音乐家们拌着碗中的面。

在场的音乐家们,倒是有不少不是很会用筷子。

用叉子虽然有些别扭,但也还是可以吃的。

“哦!谢......咳咳,这太辣了!!!”

吃下一口后,埃布尔教授差点骂出来。

常常喜欢吃甜食的埃布尔教授,根本没吃过这么辣的!!!

当时师傅问各位来宾是否接受吃辣的时候,埃布尔教授还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秉着“我要尝试一下最地道的华国美食”的心思,一口应了下来。

要了个“原味”.......

美国也是有很多人喜欢辣椒酱的,但辣椒酱的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