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那样,以超高的胜率,和超强的比赛压制力来应对联盟不合理的赛程安排了。
在进入1月份之后,刚开始的几场比赛,虽然公牛队这边没有了徐亮,但是在对手不是太强的情况下,其还是同样保持着不错的胜率的。
尤其是连续三场已经得到40加的雷.阿伦,在进入1月份之后,继续表现出来了极高的得分爆炸力。
再加上到了赛季中期,雷.阿伦的手感确实养出来了,所以在1月份的前几场比赛中,虽然雷.阿伦因为缺少了徐亮在内线的牵制力之后,在外线获得投篮机会的难度增高。
但是雷.阿伦的整体三分命中率以及场均三分命中数并没有降低太多。
也就是在雷.阿伦的带领之下,让公牛队在1月份的前四场比赛,虽然没有像12月份和11月份那样大比分的取得比赛胜利。
但还是将领先优势保持到了比赛的最后一刻,让公牛队本赛季的连胜纪录提升到了34场。
只是等到公牛队的本赛季第37场比赛,也是公牛队可能完成35连胜的这场比赛的时候。
面对着在本赛季已经慢慢组成了新的活塞五虎的活塞队的时候,缺少内线攻坚能力的公牛队,还是不可避免的结束了自己的连胜之旅。
而这场比赛同样也变成了一个导火索,让公牛队开始在1月份后续的比赛中,慢慢变的输多胜少了。
当然了,公牛队会在1月份后面十几场比赛,突然间输多胜少。
一方面是因为公牛队这边多位核心球员的伤病问题,导致公牛队的整体阵容,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缺陷。
球队的整体战术体系运行难度也在不断上升。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公牛队槽糕的战绩和,公牛队在1月后半程糟糕的比赛赛程同样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整个1月份的比赛,除掉前四场比赛以外,剩下的13场比赛,有十场比赛,公牛队面对的都是在内线拥有全明星级别球员的球队。
比如猛龙队,活塞队,老鹰队,灰熊队,森林狼队,火箭队等等,而且这些球队大部分都是季后赛级别的球队。
这还不算完,除了联盟给公牛队这些比赛安排的对手比较难应付以外,这13场比赛,公牛队还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打背靠背。
之前公牛队阵容完整,状态好的时候,这些背靠背的比赛还可以通过调休或者提前打卡下班,来应付过去。
但是现在公牛队连失三员大将的状态下,整体实力虽然在季后赛球队中依然处于中游水平。
但是在高强度高频率的比赛压力之下,公牛队是不可能再做到像12月份那样,60的比赛都三节打卡下班了。
这就不可避免的让公牛队这些球员在体能消耗和比赛状态上,开始被这些密集队比赛所影响了!
而这些因素的集合,让公牛队最终在1月份结束的时候,处于输多胜少的状态,也属于正常了。
好在等到一月末尾的时候,公牛这边也开始慢慢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战术体系。
整体的普林斯顿战术体系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毕竟虽然徐亮没有办法再打了,但是刘易斯等人,过去几年对于普林斯顿体系的适应和运用也不是白瞎的。
只不过因为徐亮,这个原本公牛队普林斯顿体系的绝对核心球员,没有办法上场之后。
阿德尔曼不得不将普林斯顿体系的进攻重心进行改变,从内线变成了外线。
也就是战术核心的改变,才让雷.阿伦虽然在进攻端面对的防守压力越来越大了,但是整体得分爆炸力和得分效率并没有下降太多。
当然这是相辅相成的,普林斯顿体系让雷.阿伦保持住了自己的得分效率和得分爆炸力。
同样也因为雷.阿伦保持住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