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晋商小掌柜(2 / 3)

在,这种纸张在大明已经不值钱了啊……”

“啊?”

儒生面色惨淡。

郭掌柜放下一卷纸,坐了下来:“你应该也知道,大明广建社学,发行教材无数,每年要刷印的教材就需要无数纸张。大量的需求让朝廷革新了制纸技艺,再说了,????????????????这高丽纸也不如大明宣纸,实在是值不了几个钱,你还是拿回去找其他人家问问吧。”

儒生着急的哀求:“掌柜行行好吧……”

郭掌柜见儒生可怜,又是救人心切,便伸手说:“这些,三两银,不行你就走。”

儒生嘴角哆嗦着,三两银,自己买下来这些纸张的时候,可是足足花了二十两,那时候家境殷实,父母尚在……

“好!”

儒生强忍着悲痛。

郭掌柜看了一眼姜中,姜中取来三两碎银。

儒生接过,刚想离开,就听郭掌柜喊“等等”,不由回过头,茫然看着郭掌柜。

郭掌柜从身上又掏出二两碎银,走到儒生身前,抓起儒生冰冷的手,塞了过去说:“刚刚是生意,这是情义,好好照顾好你家娘子,若日后没个营生,不妨跟我吧,我铺子里缺人,虽然一个月给不了你多少,但吃穿总不愁。”

儒生感动不已,扑通跪下,喊道:“在下李成举,感谢恩公!”

郭掌柜笑着将李成举送出门。

姜中有些不解地问:“掌柜缘何要多花这二两银?”

郭掌柜笑着说:“这高丽纸有十卷了吧,拿回去,少说也能净赚个八十两,京师里不少人盼着这种纸张都没地方买呢。若能用二两银收他为我们所用,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毕竟我们对朝鲜也不是多熟悉。”

“掌柜,人参收吗?”

两个女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郭掌柜让姜中收起高丽纸,笑着迎上前:“开门做买卖,自然是要收的,两位姑娘请坐。”

李秀姬坐了下来,李秀师拿出一个木匣子,打开了给郭掌柜看。

郭掌柜看着木匣里躺着的人参,拿出手帕,小心翼翼拿起端详着,只见这人参长如巴掌,色泽酱红,表皮坚实,褶皱很少,呈四棱柱形,不由得笑着说:“这人参品相不错,还是红参。”

李秀姬嘴角含笑:“掌柜眼光不错,这确实是最上等的人参,还是六年收割的。”郭掌柜连连点头,高丽这块地适合种人参,通常是四至六年收割,以六年为最佳,超过六年,这人参的品质也就走下坡了。

人参,百草之王。

中医里将其作为滋阴补肾,扶正固本的极品,大明许多大户人家都会购买一些上好的人参,关键时候能吊着命。

“这人参不错,是上等货,我愿出二两买下。”

郭掌柜认真地说。

明代初期,人参并非是贵不可及的东西,寻常人参,一斤也不过二三两银,极品的,也不过十两多银一斤。

没错,是按斤算的。

李秀姬听着还算是厚道的价,争取了几次,终于以二两三钱成交。

李秀师见郭掌柜收起人参,笑着问:“掌柜的,你们是大明人?”

“是啊。”

郭掌柜笑着回。

李秀姬作伤心状:“不瞒掌柜的,我们姐妹没了父母,这变卖了家产,四处飘零,听闻大明强盛,我们很是敬仰,也想去大明京师看看,不知掌柜可否指点一二,我们愿意出钱。”

郭掌柜做成买卖,心中高兴,道:“两位姑娘是朝鲜人吧,这可不好办。虽说朝鲜与大明山水相依,可终归是有界限的。朝鲜官府也不会准许百姓随意外走,若两位当真想去大明京师,还得让官府的人发了文书才可。”

“可我们两个弱女子,官府哪里会准我们离开。”

李秀姬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