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这次战斗,明明第一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失败,仍然有重型坦克主动留下来断后,而不是举白旗投降。
天空中飞蛾扑火一般的飞机,明明被防空步兵车屠杀一般击落,却丝毫没有逃离,哪怕一架都没有。
因为他们在上天之前,就知道这一战意味着什么,如果战败了,第一集团军将再也无力跟唐汉集团军群对抗。
大西洋同盟本就是登陆部队,战略纵深还没有完全拉开,失去这片阵地,下一次恐怕就要在海边跟唐汉集团军群决战了……
大西洋同盟好不容易踏上高卢共和国的土地,怎么可能甘心被赶下海?
大西洋同盟的机群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终归是有飞机突破火力网,对着下方正在追击中的犀牛坦克展开屠杀。
然而,犀牛坦克都是悍不畏死的红警单位,自然不会因为来自天空的威胁变怂,甚至丝毫没有打断他们的进攻节奏。
不少犀牛坦克甚至绕过了那些速度缓慢等死的大西洋同盟重型坦克,追向全力逃窜的中型坦克。
至于大西洋同盟的轻型坦克,一般作为步兵支援单位使用,或者登陆的时候会派上去,在这种大规模坦克会战中,派遣轻型坦克上阵就是让他们自杀……
轻型坦克甚至无法破开重型坦克薄弱的侧面装甲。
那点速度优势,跑得再快,还能比炮弹快么?
所以,单纯的坦克会战中,火炮的口径带来的穿甲能力,和自身的装甲防弹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如果双方都能有效击毁对方坦克,那坦克会战就要看谁的战术牛逼,谁的数量多了。
但像现在这种,犀牛坦克以无敌的姿态横扫大西洋同盟第一集团军的装甲部队,那就是另一种态势了。
事实上,这个世界除了雅利安帝国刚发动战争的初期有过一方坦克在会战中无敌的形象外,剩下的战争都不至于出现一方坦克连敌方装甲都打不穿的尴尬情况。
增加坦克装甲厚度对发动机要求太大,但加大坦克炮的口径,增加穿甲深度还不容易么?
这也是为何这个世界大国之间的重型坦克穿甲深度都会满溢的原因。
只可惜,他们遇到了跨时代的犀牛坦克……
让大西洋同盟战机飞行员震惊的是,唐汉集团军群不光坦克技术前所未有的强大,数量也超乎想象的多。
战场上被击毁的犀牛坦克至少有上千辆,但后方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坦克后援军填补上来。
突破火力网的那点飞机,根本拦截不住唐汉集团军群的钢铁洪流。
要知道,大西洋同盟后方的重炮轰击一直没有停歇过!
倒是火箭弹打完一轮后,已经很久没有再次出现了。
战斗还在继续,没多久,天空中剩余的飞机被防空步兵车全部击落,剩下的少数飞机眼瞅着自己连战场都接近不了只能无奈返航。
这一波空袭过后,大西洋同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空袭。
这本就是大西洋同盟为了决战胜利,进行的一次梭哈。
包括第一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也是,所有的主力都被派了上去,然后被犀牛坦克一直追杀至深夜,仍然没有停歇的迹象。
至于大西洋同盟的步兵,在坦克会战失败后, 就跟着火炮一起撤退了。
大西洋同盟那些自行火炮则负责殿后,因为他们是大西洋同盟装甲部队中,唯一能击穿犀牛坦克的装甲单位。
当然,没有炮塔,速度缓慢的自行火炮,面对贴上来的犀牛坦克,跟一边倒的屠杀差距不大。
无非就是多出一些损失而已。
犀牛坦克只要穿插到自行火炮阵列中间,自行火炮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个个活靶子。
跑都没法跑。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