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苦不堪言,贼匪日益增多。”
“或许,这正是那一位希望见到的。”
历经今日之事后,粱不义对青州状况有了更深的理解:
“匪患严重,那一位便可以用百姓喂养妖物,事后再将罪名安到贼匪头上,以此来隐瞒妖物吃人一事!”
“那样一来,不管青州多乱,他都是高高在上、人人敬仰的开国皇帝,百姓们只会埋怨青江王景宣甚至皇帝景宏,而忽略了真正的罪魁祸首!”
“等到那一位养的妖物吃够了人,那么他便可以站出来大义灭亲,拨乱反正,并假称自己数十年来一直在闭关,所以对外界一无所知!”
“不明真相的百姓多半会高呼圣明,对景氏一脉越发死心塌地!”
“而为了愚弄百姓,确保皇权永固……”
“那一位定会设法将知道他豢养妖物吞食百姓一事的所有人都灭口!”
想到这里,粱不义内心不由生出一抹恐慌。
他看向前方江面,将目光投向了正在和贼寇作战的青州官兵身上,想要看个究竟,看看对方是不是另有目的,后头是不是藏了更多的援军!
除了他以外,熊珲、姜琅琊等人也在默默观望。
他们都选择了作壁上观,没有上前帮助贼寇或是官兵的任何一方。
且不说这是青州的内事,以他们的身份不便插手,就算是要插手……
帮哪一方?
青州官兵?
帮他们欺压百姓?那自己等人在江湖上的名声可就臭了!而且人家占据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根本不需要帮,帮了也不一定领情!
至于帮贼匪……
无论他们有什么苦衷,这群人的身份都是反贼,帮他们杀官兵,那岂不是等同于谋反?
“你们说……”
粱不义扫了一眼四周,疑神疑鬼道:
“这会不会是一个诱饵?”
“这大晚上的,哪有那么碰巧,刚好就有一伙官兵和一伙贼寇被我们撞上了?还在我们眼前打得不可开交?”
“要我猜测,青江王说不定正率领上万军队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呢!只要我们之中有人忍不住插手此事,他便会率军杀出,以反贼之名,将我们一网打尽!”
但这个猜测很快便被姜琅琊否定了:
“不。”
“以景宣的脾性,若是铁了心要将我们留在青州,大可以直接率军围住船队,又何必多此一举,搞那么一出把戏?”
“况且,若是有大军藏在附近,一定瞒不过我们的耳目。”
“……”
粱不义皱了下眉,随后点了点头。
确实,拒北王世子身边那个小丫头是花满楼的人,这在江湖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有一众花满楼杀手在周围打探情报,景宣不可能悄无声息地将大军带到附近。
更何况,要彻底除去这支船队,至少要大几千人,而要在青州征调这么一支部队,不可能不走漏一点消息!
想清楚这一点后,他不由松了口气,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把目光投向了前方。
此时。
百丈外,以徐展为首的三十余名贼寇已经和李归带领的八十余官兵们厮杀在了一起!
他们舍弃了弓弩,换上了刀剑,在黑灯瞎火中短兵相接,喊杀声和武器碰撞声淹没了潮水汹涌的声音。
贼寇一方不论人数还是个人实力都处于下风,但由于时常趁夜在江上捕鱼补充口粮,所以他们比官兵们更适应黑夜环境,倒也没有一触即溃。
几个脑子灵活的贼寇甚至跃入江中,不分敌我地凿开了一艘艘木船的底部,企图以此来逼迫官兵们后撤退让。
果然,这一举动让不少官兵们都陷入了恐慌。
即使他们水性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