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宅现红衣,小童染怪疾(2 / 3)

直没人来。

战战兢兢躲了一天,被饥饿折磨的孙邈开始了探索。

他查看了一些书卷信件,似乎医馆原主人在安阳城置了这份产业,却一直没来开张。

而那人恰巧和自己同名同姓。

暂时安心的孙邈在闲置的医馆中思考着未来。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

左思右想,原本就是医生的孙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冒名顶替,开张。

民不举官不究,暂时倒也真没人来查他。

至于原主来了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总要先有个立足之地。

说来他医术其实并不差。

只是对古代医术一窍不通。

……

正叹气,一个白须老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孙邈精神一振,来业务了?

待他看清那老人相貌,却连忙起身往屋后走去。

“孙公子!怎的,看见老朽便往后跑,这般不欢迎我吗?”

孙邈刹住脚步,转身施礼笑道:“韩老先生说笑了,我这不是看您老人家过来,去拿些好茶招待您么。”

这老人便是他的债主——邻街本草堂的大夫,韩琦。

韩老撇撇嘴,倒也没说破:“今天又没人来看病?”

“您有必要说的这么直接吗?”

咕噜……

两人正说着,孙邈的肚子又抗议了,他看看一脸无奈的韩老,有些尴尬。

“唉……不然你换个行当?看你谈吐也是个读书人,哪怕把这里改个私塾,教教孩子也比现在好啊。”

孙邈沉默了,自己的现代医学技术,在这连青霉素都没有的时代,作用实在有限。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圈子,医馆药铺也不例外。

刚开业时,也有不少同行前来拜会。

可他不懂古医学,人家说的都是“肝属木,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之类。

问到他时,孙邈说的都是“肝存糖,解毒,参与代谢,维持凝血”。

驴唇不对马嘴,学术交流告吹,他也被排挤在这安阳城的医药圈子之外。

只有这邻街开药铺的韩老头,觉得他观点新奇,多聊了几句,后来还借了他两百文钱。

是以刚才一看见韩老头,孙邈还以为是来催债的。

韩老见他有些低落,安慰几句便摇头出门去了。

“难道真要改行?”

干了这么多年医生,除去行医,他也没什么能在古代混出名堂的一技之长。

真改行当个“幼儿园老师”,还是挺不甘心的。

山穷水尽,他不禁又想起了那件东西。

手一摊,一本线装书毫无征兆的出现在孙邈手中。

“你倒是争点气啊!就算不能像别人一样加属性点,来套绝世武功、药典毒经什么的总不过分吧?”

这本书仿佛他身体的一部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只有他能看到。

刚发现的时候孙邈很是激动,这分明是金手指到账的节奏嘛。

但这种兴奋的心情没能维持太久。

书上空无一字,他试过刀割、火烧等各种办法……仍旧一无所获,书也丝毫不会损坏。

这么长时间过去,什么反应没有,现在也不例外。

“唉……”

失望的孙邈正要去关门,想着用仅剩的钱沽点酒浇愁,明天便换了门匾改行。

却瞧见一个服饰华贵的女子,带个约莫五六岁的男童站在门口,身后还有个丫鬟。

丫鬟忍不住相劝:“夫人,婢子听说这医馆里的大夫举止怪异,根本不通药理,咱还是别进去了吧。”

孙邈一听这还得了,鸭子都到嘴边还能让你跑了?当即迎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