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了近一年,调兵遣将,这才开始围剿杨崇本。
而杨崇本也不甘示弱,跟李茂贞联手,调集大军对峙。
现在的情况是,朱友裕兵发邠州,华州同州空虚。
“好,好啊!天助我也!”
李裕闻言哈哈大笑。
“方良,派探马去华州同州一探虚实,顺便也看看潼关的守卫情况。”
“是。”
哨探营撒出大批探马。
五万大军带着部分粮草,星夜直扑长安。
要想去华州同州,要先到长安,沿着漕渠折往东方,过骊山、新丰、渭南,进入华州。
长安是必经之路。
蓝田县到长安有七十里,这段是驿道,路途宽敞平坦。
经过一夜的长途奔袭,黎明时分,李裕看见了长安巍峨的城楼和横亘在大地上的雄伟城墙。
灞桥在微明的曙光中显得极为朦胧。
安排方良乔装信使,城门开启后进宫送信,他则带人转去了灞桥东二十里外的骊山。
这里有今年刚招募的五千蛮兵。
李裕带着侍卫走在前面,五里外跟着五千军兵,其他人马在距灞桥十里处隐蔽休息。
“站住,什么人?”
哨楼上有哨兵呼喝。
骊山大营辕门处呼啦啦的闪出上百的军兵,手持强弓硬弩,喝令站住。
此时,天光微亮,哨兵只能朦胧的看见一群人靠近营门,这让他们警惕起来。
“我乃德王李裕,请你家将军来见。”
李裕拿出随身印章,有侍卫送了过去。
警戒卫兵不敢造次,拿着李裕的印章进了大营。
过了三刻,里面呼呼啦啦出来了几十人。
为首一人年龄不小,只穿着常服就跑了出来。
“德王殿下,我是骊山大营威远军使陈班。”
陈班深施一礼。
这人是崔胤的心腹,才得以执掌五千军马。
陈班原是文臣,根本就没带过兵。
可崔胤招募的军兵需要可靠人选来都领,他也就勉为其难了。
这几天北边两军对峙,给崔胤刺激很大,于是张罗着要秋操,他只能夜宿军营,白天也好督促操练。
刚刚值星官把他匆忙摇醒,他还以为发生了兵变呢,结果却递给了他一颗金章。
他一看,这不是德王李裕吗?怎么来的这么快?还来大营找自己?这是为什么?
他满脑子问号。
“陈军使,本王此次进京,想必军使已经知晓。”
“下官已经得知,不知德王殿下一早来营,有何事呀?”
“军使,请击鼓集合,我有话说。”
“什么?”
陈班心里一惊。
这是要干什么?要造反吗?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德王要再次登基。
“殿下,不可啊!”
仓啷,一把寒光闪闪的横刀架在了他的脖颈之上。
李裕面无表情的说道:“传令。”
陈班:“……”
略一思忖,陈班抬头看着李裕,说道:“德王殿下,你不会成功的。”
侍卫们横眉怒视,瞪着他。
“击鼓。”
陈班身后的亲兵见主帅被劫持,就要舍命搭救。
李裕把眼一瞪。
“大胆,我是皇长子,你们尔敢!”
亲兵们见陈班并不反抗,又有他的命令,只得去传令。
咚咚咚咚咚~~~~
大营里响起了牛皮大鼓声。
原本寂静的大营,在鼓声中逐渐的喧闹起来。
各营帐里出现了嘈杂的人声,有各伙长队正在呼喝。
李裕挟着陈班走进了大营,在点将台上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