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了?
不是去誓师了吗?怎么又骂起街来了?一听这架势就不小!
京城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们纷纷竖着耳朵,凝神静听,听了一会咂摸咂摸嘴,顿觉不过瘾。
怎么来来回回都是这一句啊??
……
李乾立在祭台上,望着下方激动的禁军将士,嘴角含笑点了点头。
呼喊声震耳欲聋,他却丝毫没觉出不适,只觉得如和风拂面。
士气可用!
他伸手向下空压了压,接着道:“安静!”
前排的禁军望见这动作闭上嘴,后面跟着喊的禁军也渐渐停了下来。
“朕没看错,诸位果然是大乾最善战,最可靠的将士!”
李乾高声道:“但诸位出征之前,朕还要再说一句。”
“诸多过错,都是吴王夫差一人之错!此人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劳遏民力,天怒人怨!吴国百姓早已不堪其残暴!!”
“吴地那些百姓和你们一样,都是被夫差害苦了的人!”
反正夫差也不在这,自然是李乾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继续高声道:
“我大乾顺应天命,征讨逆贼,解救吴地百姓于水火之中!”
“上天都会帮助你们,祖先神灵也会保护你们,战必胜,攻必克!”
“战必胜!攻必克!”禁军们举起枪戟,震声高呼,声震四野!
李乾满意地点点头:“诸位勇猛作战,朕的将军们会替朕赏赐作战有功的将士!”
“朕在京城,等着诸位凯旋!”
说完才转身离开高台边缘。
最后这段话也非常重要,这是再次强调战争的正义性,告诉这些士兵,你们不是侵略者,而是去征讨逆贼,是去帮吴地百姓挣脱暴君统治的解放者。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就是能极大增强禁军们的战斗意志。
第二就是能让他们在征讨吴国的过程中尽量少造一些杀戮,这年代兵和匪之间的差距其实不是很大的,就算他们是朝廷养的禁军,其实也好不了太多。
对老弱妇孺等无反抗能力的人的屠杀、暴行,很容易让军队渐渐堕落,失去人性,进而变成一支“兽军”。
这样的军队早晚会反噬他们的主人。
再者,李乾也不希望给吴地百姓留下朝廷很坏的印象,这样的恶果早晚会应到他这个皇帝身上。
李乾走向祭台中间,陈列起来的香案,其上还放着三间寒气森森的兵器,分别为弓、刀、枪。
誓师还剩最后一项,天子发放兵器给出征统帅,象征将军兵大权交给他们。
当然,若是天子亲征,就不会有这一环节。
到台上来接礼的将领还是初次朝议商量出来的那三个人,赵匡义、尉迟恭、杨林。
这三人身着坚铠,皆是一副郑重肃穆的样子,缓缓走到李乾前方。
李乾扫视了他们一眼,不知这些武将们之间又达成了什么约定。
禁军一共十二卫,派出十卫留下两卫,武将们根本就没在朝会上商量,直接内部就决定了,想必这其中的龌龊也不少。
他先把香案上的长弓递出去,赵匡义单膝跪地接下,随后尉迟恭、杨林也接下了李乾手中的刀和长枪。
至此,誓师的主要流程结束,李乾就不需要再做什么了。
剩下的便是将祭祀的六畜做熟,让众多将士们分食。
然而这祭台上的六畜只有马、牛、羊、鸡、犬、豕各一只,如何够这么多禁军吃的?
祭坛香案上的这些,不过只是象征性的东西罢了,真正给军士们做的大锅饭,其实还在营帐后面,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有军士过来抬走祭坛上的六畜,李乾也走下祭坛,迎面而来的还是一众文武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