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麻烦。”
朝中还是有聪明人的,即便没看出李乾的后手,秦桧和蔡京也想把这个小小广闻司揽过去。
不管有没有用,总能算作一个后手。
李乾笑着道:“朕闲来无事的时候看一看便可,若是这个统辖,那个统辖的,太上纲上线反倒不好。”
“百姓们的话,随意看看就好,主要还是为了平息京城中的流言。”
“难不成二位卿家还想将此事正式做起来,让这广闻司与通政司一样,加一个正三品的广闻使?”
他笑着笑了笑头,道:“这也太过小题大做了吧!”
“陛下圣明,百姓上的草书,就当是城中的流言、勾栏里的戏曲,闲来无事在其中寻些乐事便可,无需太过重视。”
通政使罗龙文躬身道:“还请陛下以奏章为重,以朝政为重,还是将广闻司衙门单独立在三省六部之外较为合适。”
他是通政使,自然不愿意再见到一个职能、地位都相似的衙门出现。
罗龙文想要淡化这个广闻司的存在,可要是这玩意儿被纳入了一个部门中,头顶上有了大哥罩着……
那这广闻司的地位就会不可避免地开始提升。
“陛下,若取通政司之例,广闻司确实不该归于其他衙门管辖。”
吏部右侍郎吴省兰也道:“同为掌上奏进言的衙门,通政司完全独立与三省六部之外,广闻司应当也是如此。”
魏征也再次开口道:“陛下,臣也以为广闻司不该受别的衙门统属。”
李乾笑着点点头:“几位卿家所言都有道理,甚合朕的心意。”
秦桧见状也没了咒念,无奈地道:“陛下,那这正八品的广闻司司务该从何选拔呢?”
李乾皮笑肉不笑地看了他一眼,你管的还真是挺宽的。
“事发突然,这广闻司之事,朕也是一时之想法,只能先试一试。其中具体细则,朕一时也没有想好。”
他沉吟了片刻,抬起头来道:“先从翰林院选一个顶上吧,后续如何,朕考察之后再定。”
“是,陛下。”
吴省兰当即应声道:“吏部定会尽快定好人选,呈送陛下圣断。”
李乾笑望着秦桧和蔡京:“秦相和蔡卿家觉得如何呢?”
还能如何?
你踏马都定下来了,还能怎么着?
两人齐齐拱手道:“臣等并无异议。”
要是大事争一争也无妨,可若是为了这么个八品的蝇头小官,就和皇帝在朝会上顶牛,那实在是殊为不智。
“好。”
李乾微微一笑:“若没有别的事,那就散朝吧。”
百官没人应声,李乾起身向殿外走去。
大臣们也怀着复杂的心情,依次退出大殿。
不管怎么说,在城中传的沸沸扬扬的草书之事终于即将结束。
大家再也不用担心,整天被人以异样的眼神看着。
至于那新出来的广闻司……下意识便被人忽略了。
八品的职位,定然不能作为转迁之阶,所以这地方对京官的升迁毫无帮助。
而筛选百姓草书,向上传递的事儿,也不像是什么肥差,不会有什么油水。
这么一个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的地方,时间一长,谁还记得?
也不对,说不定会成为发配官员的好去处。
以后再贬了个什么官,也能直接扔到那里去,整天和泥腿子们粗鄙的草书打交道……
紫微殿中,李乾面上却是带着笑意。
多亏了这么多天的铺垫吗,今天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只要这广闻司的架子搭建起来,李乾就能慢慢地往里面填充东西,令其不断丰满起来。
当然,不能一蹴而就,要是李乾现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