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乾:蔡京好啊!他好就好在……(3 / 4)

“陛下,臣明白了。”

“好。”李乾笑呵呵地望着他:“朕就不多耽搁你的时间了,秦相慢走。”

“是,陛下。”秦桧站起身来,躬身行礼之后,缓缓退出了小书房。

武媚娘和吕雉从侧间里出来,两人分别坐到了李乾左右。

“陛下,这事能成吗?”

吕雉有些忧心地道:“不管如何,尚书省可是有十二个侍郎,如果他们真的齐心协力,中书和门下的四个人可能争不过。”

李乾也叹了口气:“无论如何都得试试。”

别看他方才说的轻松,可这事情已经不仅是一科的副考官问题了,而是关系到六部侍郎们的整体利益。

这次搞这么一出,以后成了成例怎么办?六部侍郎本来人就多,三年一次,十二个人竞争上岗,这多不容易?

可如今又要加塞四个,岂不是更难了?人家肯定不愿意的。

李乾沉重地道:“朕知道六部的侍郎们不会轻易接受,所以才让秦相先站出去,看看情况如何。”

武媚娘也有些沉重地点了点臻首:“陛下,就算这次的副考官真的是中书侍郎,在考房中也不见得能压得过蔡京。

李乾轻轻叹了口气,枕着双手倒在椅背上:“所以说此事难啊……”

~~

另一边,出了小书房的秦桧也并未多留,而是一路赶回了文渊阁。

“秦相。”

“秦相……”

一路所遇到的吏员都纷纷躬身行礼,秦桧只是轻轻点头,就从他们身边走过。

二楼的值房中,窗户紧闭,精细的银丝碳在炭盆中缓缓燃烧,释放着熊熊热意。

秦禧一身棉袍,正在帮着秦桧整理文书,见秦桧回来,面色一喜,指着桌上的一只食盒道:“父亲,方才光禄寺又送了鱼来,只不过把鲥鱼换成鲻鱼了。”

秦桧爱吃鱼,很多人都知道,只是这大冬天的,哪来的鲥鱼?

不过鲻鱼也只是比鲥鱼稍稍差了几分而已,这玩意儿同样是进贡到宫里的贡品,只不过鲥鱼大多在夏天产,而鲻鱼则在冬天。

秦桧打开桌上的食盒,只是草草吃了两口,就轻轻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玉箸:“拿下去吧。”

“是。”秦禧有些疑惑地应了声。

秦桧突然又道:“顺便将请两位侍郎请来。”

“是,父亲。”秦禧端着鱼快步向外走去。

不一会儿,值房的门被打开,两个身着绯袍、头戴乌纱的官员走了进来。

“秦相。”为首之人胡子有些花白,面上带着轻松的笑容,这是中书左侍郎,王次翁。

另一人则是一脸方正,胡须短浅,面色发黄,他是中书右侍郎,万俟卨(oqixiè)。

“秦相。”万俟卨也跟着行礼。

秦桧面上展露出一抹笑意:“近些日子天越来越冷,家里的炭都点起来吗?可要记着在房里摆上水盆,莫要中了煤毒。”

此煤毒非彼梅毒,而是指的煤气中毒。

每年京城中几乎都有中煤毒而死的人,这些人多半不是什么平民百姓,而是达官贵人。

百姓家的房子密封性不怎么样,有时候还呼呼漏风,这样的房子自然没什么中毒的风险,只是贵人家里的房子就不一样了,密封性好,很容易中毒。

而秦桧说的在房间里摆水盆,则是《急救方》中记载的预防办法:“房中置水一盆,并使窗户有透气处,则煤炭虽臭,不能为害矣。”

当然,若李乾在这里,可能还会帮他指出其中的错误来。

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摆水盆一般是没用的,反倒是让窗户有透气处管用。

至于王次翁和万俟卨两个人,自然是把秦桧的话奉为圭臬,纷纷笑着道:“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