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廷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每当大朝会的时候,各个诸侯国,离得近的胡人国家、草原上的国家都会遣使前来参加朝会。
“不早了,陛下。”
老太监似乎对大朝会这种事很热衷,笑呵呵地道:“往年刚进腊月,这些人就来了,现在都腊月过半了,早就该到了。”
说着说着,马车渐渐走出了大街,拐进了一条小巷子。
两侧是青黑的砖墙,几乎人家门前都贴着喜庆的对联,狭窄的巷子只容得下马车勉强通过。
吕布打开车门望了一眼之后,这才道:“老爷,就是前边那家。”
“不过还是我们先进去吧,老爷。”
吕布指着前方,一脸为难地道:“果然有大臣派了人在这里盯梢,您就别下马车了。”
李乾眉头一皱,把马车门打开了一条缝。
果然,前方巷子的出口处,正有几个闲汉倚在墙上,似乎在随意地聊天。
但李乾却发现,这几人是不是就转头向马车这边望一眼,似乎关注着自己等人的动向。
这还只是来到巷子里的,在巷外等着的恐怕更多。
李乾皱了皱眉,这些人还真是阴魂不散:“留在马车上也不见得不被找过来,我还是跟你下去吧。”
“是,老爷。”
这次有诸葛亮线索的是一家杂货铺子,听说前两天曾有人见过他在此买东西。
下了马车,抬头望见一个老张杂货铺的木牌匾,里面货物不多,门可罗雀,这样普普通通的杂货铺在京城里数不胜数。
一行人刚下了车,就有个看起来很机灵的小伙子笑呵呵地从店里迎过来,殷勤问道:“几位客官,要买点什么?”
“先看看。”李乾踏步向里面走去,那小伙子只是笑呵呵地跟在他们身后,也不阻拦。
春联、福字、蜡烛、碗筷、簸箕、桌椅板凳、火炭、脸盆……
看起来一切正常,就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杂货铺。
李乾随意地拿起一个陶罐,放在手中翻看了几下:“听说前几天你们这来了一个举人,后面几天就一直有人来问他的消息?”
那小伙子愣了片刻,似乎没想到李乾会这么问,回过神后,他还是笑呵呵地回道:“这位客官,您慧眼如炬!”
“还真是多谢那天的客官了,这两天小店的生意都火爆了不少!”
李乾听了觉得有些好笑,看来打探消息的那些人都不好意思白嫖,还顺手买了些东西。
不过也就是他们没搞清楚诸葛亮和这家杂货铺的关系,才会保持着敬畏,免得以后有什么麻烦。
要真遇到些穷凶极恶,什么也不在乎的人,可能直接绑了他们,回去细细拷问,同时也杜绝了后来者再获得线索。
“他们都打听到了什么?”李乾审视地望着这个店小二。
“小的知道的就那么点,已经全告诉那些客官了。”
小二目中有些无奈,但还是笑着道:“那位客官当时穿着一身素白色的棉袍,就来小店买了两根蜡烛,付了六文钱就走了。”
“小的也不认识他。”
他像是应付这类盘问非常熟练,没等李乾继续说,就自己补充道:“小的不知道哪位客官出去之后去了哪里,而且他付的那六个铜板早就被人换走了,小店什么也没留下。”
“可真是来刮地皮的。”吕布愤愤地嘟囔了两句,这让人怎么找啊!
李乾也无奈摇摇头:“给我们来两根蜡烛吧。”
既然来了也不好意思白问,买点东西再走也是一样。
“好嘞!”小二欢喜地应下,拿了两根手指粗的红烛递给李乾。
“客官,还得告诉您。”
小二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之前被那位白衣服客官买走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