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诸葛亮逮捕计划(5 / 6)

被找到的时候,你就束手无策……

就如李乾前面有那么多人在追逐,有唐国公的,有大将军杨坚的,有赵匡胤的……可现在还没传出他们找到诸葛亮的消息。

李乾几乎可以肯定,现在去工部,或者找到那些匠户,也只会扑一场空而已。

想找到诸葛亮,关键在于提前预判到他的下一步,如此才能截住他……

那么诸葛亮的下一步会做什么呢?

马车在人流中穿行,李乾望着窗外拥挤的大街,紧皱着眉头。

“他来京城的目的是什么呢……”

李乾试图将自己代入诸葛亮的思维,却发现很难做到。

普通人很难理解这种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李乾没有气馁,又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思索了一番。

来京城走亲戚?拜访朋友?

应该不是,这无法解释他现在种种行为。

那或许就是做生意?求财?

可能性更低。

他是个举人,那可能就是来考会试的?

想着想着,李乾眼睛一亮。

这个可能性倒是有,而且还不小。

“奉先,你让人盯着京兆府,会试报名的那里。”

李乾突然转过头,望着吕布道:“要是诸葛亮去报名会试,一定要把他留下。”

想了想吕布的做事风格,李乾又补充了一句:“请过来。”

吕布一怔,似乎领会到了李乾话中的内涵:“是,老爷,我一定把他请过去!”

还特地加重了“请”字。

李乾却没注意到这点,他正在想万一发现了诸葛亮怎么办。

礼部在京兆府衙门设置了会试的报名地点。

报名会试只能用真名,还得把你的底细查的清清楚楚,这是谁也躲不过的。

李乾知道,一旦诸葛亮出现在礼部,报名会试,这消息定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京城。

到时候抢一个先手是极为重要的。

这边布置下去之后,李乾又思索起别的可能性来。

但是想来想去,也没找到更合适的理由。

俗话说事后诸葛亮,一般人只能在事后才能推断出其行事道理来,事前是很难做到的。

李乾琢磨了一会,觉得除了等之外,是不是还可以主动做点什么,看看能不能把诸葛亮引出来。

他会被什么勾引……不,是吸引呢?

各种精巧的器具?

李乾下意识地想到了自己的望远镜,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诱饵。

只不过望远镜这东西作用非常大,可以用做最后手段,但广泛投放……还是免了吧。李乾暂时还不想让它流落到外面去。

李乾的视线隔着窗户向外扫视,回想着前世街道和这里的巨大差距,试图找一些灵感。

纸窗户,烧玻璃?不会。石头墙,造水泥?也不会。马车,汽车?还是不会造。灯笼,电灯?这个倒是有点头绪,听说要用钨丝,只不过大乾没电……

等等,灯笼?

这个好像有点说法。

看着外面的大红灯笼,李乾想起了孔明灯这种东西,这玩意的发明者就是诸葛亮。

但是李乾在大乾可从未见过孔明灯,记忆中也从未听说过,说不定就是诸葛亮还没造出来。

而且大号的孔明灯还可以做热气球,能让人上天……

这东西或许能勾动诸葛亮的好奇心。

想到就做,李乾也不在外面逛了,让马车回宫,在宫里制定了一个“诸葛亮逮捕计划”。

又吩咐老太监取来原料,自己用纸和木棍糊了一个孔明灯出来。

不得不说,这玩意儿的原理看似简单,实际上造起来却需要一定的手工能力。

李乾前世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