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李光弼的怨言,烫手的钱。(3 / 4)

有了他们帮忙,李乾的计划会更加完美,不如趁着现在好好拉拉关系,刷刷好感度。

李光弼闻言却一惊,他这次来可不是要钱的。更何况这可是皇帝陛下的私房钱。

“陛下……”

李乾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朕可不是给你的,是给下面的将士的,你也不要拒绝,现在就跟大伴去支吧。”

李光弼一下子没了拒绝的理由,只得躬身,感动地道:“臣代南城兵马司的将士们谢过陛下。”

跟着老太监离去时,李光弼从没想过今天会是这么个结果。

其实他的本意是有枣没枣打三竿子,可没想到皇帝陛下虽然没帮上忙,却自己出钱垫上了。

但这钱不是那些缺德举人们送的钱,而是皇帝陛下的私房钱,李光弼想想就觉得这钱拿的烫手……

书房中,李乾也仔细思索起李光弼的来意。

据他所知,李光碧和元帅府一直走得很近,可这次他并没有去找赵匡胤解决麻烦,而是跑到了自己这里,这就非常奇怪了。

难不成赵匡胤不管他了?还是说这件事本就是赵匡胤的授意?又或者……这是李光弼自己的主意?

李乾知道这阵子赵匡胤一直被李渊和杨坚排挤得不轻,难不成是他自顾不暇了?

不过不管如何,这都是李乾的一个机会……

他在宫里忙活了半天,直到外面光线渐暗,老太监才进来提醒道:“陛下,一会儿就是放灯的时候了。”

李乾这才回过神来,从桌后站起身,笑着道:“行,那咱们就去看灯。”

他可没忘了,去年中秋节的时候,还答应和后妃们一块在朱雀城的楼上看灯。

随便吃了点元宵垫了垫肚子,李乾就来到了朱雀城门楼。

乍一登上城梯,他就被外面不一样的夜空吸引住了,一道道光芒升上空中。星辰无光,宛如白昼。

李乾快走几步来到城墙边沿,向下方望去。

今晚没有宵禁,只见各个街道店铺上都扎着大量的灯台,上万盏千姿百态的七彩琉璃宫灯,料丝灯、五色纱灯、绢纸灯、冰灯尽数点亮,五光十色,从上往下望去,宛若一条条七彩天河。

最显眼的还属皇城门前不远处,朱雀门大街上的一座座巨大的鳌山灯。

这玩意儿是用色纸、竹蔑片和篾丝扎成各种骨架,再糊成山妖、水怪、鸟兽、鱼龙等千姿百态的花灯,然后这成千上万盏彩灯再堆叠成山形。

李乾在这里失神了片刻,的突然听到一旁的喧闹声,转过头去,这才发现后妃们已经来到了这里。

“妾身见过陛下……”一个个后妃们异常惊喜,纷纷上前来向李乾行礼。

“都坐,坐下就好。”

李乾摆摆手,笑呵呵地上前,他也没去老太监准备的座位上坐着。而是一路来到了城墙根沿,两只胳膊趴在上面,毫无形象的向下望去,后妃们也纷纷跟上来。

此刻,朱雀门大街上人流如织,灯会会场上高高地搭起一座天棚,两侧悬挂各式花灯,中间扎成好几座灯山,上有“苍岩翠柏”、“镜湖飞鸟”、“山川流瀑”等等场景。

正是“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一片繁华景象。

李乾有些感慨的望着这一幕,据说从前鳌山灯可不是在朱雀门大街上放,而是在皇城的承天门广场上,这玩意儿可是宫里的专属,只有皇家能欣赏。

后来在睿宗年间,睿宗皇帝体恤百姓,特地放开宫门,让百姓入皇城禁中观看鳌山灯。

但因为当时进皇城看灯的百姓实在太多,皇城里竟然渐渐容纳不下,睿宗就下令将鳌山灯搬到了朱雀门外,与民同乐,这边是宫外鳌山灯的由来。

正在李乾失神的时候,一旁的西施端来一盘点心递给他:“这是妾身自己做的元宵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