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一样的考题,考场中说一不二的人(3 / 4)

悄悄渗出一滴汗珠,又被冬日的寒风吹干。

王莽负手向前走着,从一个个号间门前行过。

一个个考生见到这位身着绯袍的大宗伯,被他威严的目光审视着,下意识就坐直了身子。

有的考生原本打算赶紧下笔,把自己提前背下来的文章赶紧抄下来,免得夜长梦多,中间再忘了。

可此刻当着王莽的面急忙停下来,装作一副持笔苦思的样子,免得被看出破绽。

有的考生本来还在磨磨蹭蹭,但见到王莽之后立马挺胸抬头,表现欲爆棚,如同文思泉涌,笔走龙蛇,眨眼间就写满了几张稿纸。

“嗯?”

这一举动果然吸引了王莽的注意,他俯下身子,凝神在那考生稿纸上看了一会儿,随后点点头,似乎记下了考生的名字,这才起身离开,向下一个号间走去。

见王大宗伯点头,那考生更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胸抬得更高,写得更快了。

“蠢货!”

宋乔年在心中暗骂,怎么还能有这么蠢的考生?这是怎么考上举人的?

但眼见王莽向前走去,他也顾不上其他了,只得狠狠瞪了这考生一眼,急忙又跟上去。

王莽看了一个又一个考生,直到看了好几排号间的考生,这才停住脚步,转过头对宋乔年和一众外联官笑着道:“当真是圣君临朝,新君新气象啊!”

“陛下去年刚登基,登基后的第一科会试就涌现了如此多的英才,此乃我大乾之福!”

宋乔年心说这和新君有个屁关系,要不是意外泄了考题,你再新君也没用。

“大宗伯所言极是,有陛下这般圣君临朝,定是我大乾盛世之始。”宋乔年笑着点头。

见两位领导都十分满意,一旁的外联官们不管心里怎么想,也跟着笑,附和起来,但总不能拂了领导的意思吧?

王莽点点头,继续向着前方走去,看样子还要接着往下看。

宋乔年心中暗暗急躁,有那么几个文思泉涌的考生没问题,但要是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猪都知道不对劲!

这一刻,他无比希望蔡京也在这里,拦一拦王莽的脚步,只可惜这只是幻想。

因为蔡京还在飞虹桥以北,根本过不来。

整个贡院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以一道飞虹桥隔开。

飞虹桥也是贡院中考试与阅卷的分界点。

桥南区域最大,包括搜检、考场和外帘四所,由两位知贡举负总责,这边的所有官员称外帘官。

而飞虹桥以北则是蔡京等一众考官所在的地方,负责阅卷、排定考生名次,由主考官、副考官负责,北边的官员都统称为内帘官。

贡院的一条底线就是,内帘官不得至桥北、外帘官不得至桥南,考试和阅卷要保持绝对的分离。

所以蔡京是不可能到南边考场来的。

这时候,正副知贡举就是考场大总管、二总管,在考场中说一不二。

而这两个官职也是有讲究的,因为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知贡举向来由礼部尚书担任,副知贡举由礼部右侍郎担任。

在外面,王莽这个礼部尚书是宋乔年的直属上司,在考场中,宋乔年还是王莽的副手,所以他根本奈何不了王莽。

眼见王莽又走过了一排号舍,继续向前走去,宋乔年心中也越发急切。

忽然,一阵鼾声传入众人的耳中。

王莽脚下一顿,随后脚步快了几分,一众外帘官也急忙跟上他。

不一会儿,众人便来到了一间号舍前。

这里同周围点着蜡烛,挑灯奋战的号舍都不同,此处号舍的主人,只是点了一个小小的火炉放在脚边,自己则躺在两块拼起来的木板上鼾声大作。

王莽作为知贡举也主持过好几次会试,这样的情形在往届会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