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危急战况(2 / 4)

大概率就是被人家堵在延原镇里,龟缩不出。

虽然金兵暂时奈何不了他,但他也奈何不了对方,只能任由那些虏贼分兵绕过延原镇,在朝廷腹地劫掠。

挡住了金兵,但又没完全挡住。

“如今延原镇内仍有可战之兵五万余人。”

裴寂最后又总结了一下如今的局势:“金兵自定颙关一路战至延原镇,被歼四万有余,此时已与吴三桂部成对峙之势。”

说是对峙,但如今的金兵应该还有十二万人马。

即便留下五万同吴三桂他们对峙,还是能分出七万人来,南下劫掠。

“五万,朝廷在东北边关的二十万边军,如今竟只剩五万了!”

“损十五万人歼敌四万人,本官从未见有吴三桂这等无能之将……”

回过神来的大臣们痛骂不断,也有人怀疑吴三桂已经叛国,就是他和金虏相互勾结,才制造了如此局面。

不过李乾也没全听这些人的一面之言,虽然朝廷有二十万边军,但这些人里有一半都是零散分部在诸多大大小小的边塞中。

这次金兵突袭速度极快,他们根本没时间前后支援照应,很容易就全军覆没了。

此外,金国大军中骑兵的比例很高,而驻扎在边塞中的边军却大多都是步甲。

如果他们驻守的边塞被攻破,即便这些人想撤退去别的要塞,机动力也远远不如金兵,最后只能被追上。

在如此不利之下,又是主动打被动,才被打出了如此夸张的战损比。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

秦桧也是才知道后面这些消息,但他已经镇定了下来。

眼下可不是发泄情绪的时候,而是要快速做出应对,将这些金兵尽数驱赶出去。

秦桧开口后,蔡京也出来安抚在场的大臣,紫微殿中稍稍平静了片刻后,很快又恢复了喧闹。

只不过这次则是群臣纷纷出谋划策,想着如何应对。

“尽快派人前往延原镇,驱逐金虏!”

“令禁军放下吴国的战事,尽快北上……”…

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派人、增兵。

主持议事的裴寂开口道:“得到军报的当日,陛下便令左威卫尽快北上抗敌,陇西郡府兵也已经尽数归营,两日内便可开往边塞。”

听到朝廷早有应对,大人们的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但还是没罢休。

“吴三桂并非知兵之人,朝廷应尽快遣人过去,主持大局……”大家还有进一步的要求。

能力是一方面,忠心也是一方面。

如今的吴三桂在两方面都不可靠了,所以诸多大人们才会嗷嗷嚷着要换人。

但临阵换将也不容易。

金兵攻入关中,吴三桂肯定也会知道他自己犯下了大错,手中有兵马,他还有和朝廷谈的资本。

但若是被从总兵的位置上撸下来,那他就真什么也不是了,只能由朝廷想怎么处理他就怎么处理他。

如果这时候强行要求换将,很可能会把他彻底逼反。

“诸位卿家的想法,朕都清楚。”

李乾从桌案后站起身来,大臣们的讨论声戛然而止。

“然而此时延原镇已被金虏重重围困,就算朕遣人前往也进不去。”

大臣们的沉默更重了几分。

“但如今边塞连同冀州恐怕都已陷入纷乱,也不可无人操持。”

李乾又将目光转向了早已有些迫不及待的武将们,对最前方的三人道:“皇叔、大元帅、大将军,三位觉得谁最适合去主持大局?”

陇西的府兵、左威卫、还有明国、汉国两边的禁军,若没有个居中统筹的人肯定不行。

“臣愿往。”

还是如前日相同,三个人都是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