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对秦桧的圈套,尘埃落定(2 / 4)

的后果。

因金兵劫掠而产生损失、死伤的百姓……这些都有理由算。

第二百六十五章对秦桧的圈套,尘埃落定

到他们头上。

估计现在在延原镇内坚守的边军们一边抗敌,一边心中也在忐忑,害怕事后被朝廷追责。

朝廷派遣武将领着兵马过去,平定乱局,此乃正常操作。

可要是派遣了个文官领着兵马过去更好,因为这无形中就少了几分攻击性,也会让那些边军边将们下意识松一口气。

这无关其他,纯粹是人们的固有印象作祟。

相比于征战沙场、杀人无数、作风铁血的将军,那些边军和吴三桂可能更愿意相信整天伏桉处理公文的秦桧会从轻、从柔处置他们。

从蔡京的话音落下,到李乾想完这么多,殿中依然沉默无比。

但李乾可以看得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官们脸上的跃跃欲试之色越来越浓重。

如果真要让这些文官来选,他们肯定也愿意让秦桧这个文官出去跑这一趟,而不是看着武将们坐大。

抢在这些人开口前,李乾望向李渊三人,率先好。问道:“皇叔、大元帅、大将军,你们觉得蔡卿家的提议如何?”

如果让那些文官们先说话了,那就免不了带着几分威胁与逼迫的意味,但李乾现在不想激化内部的矛盾。

有了皇帝陛下相询,文官们也只能暂时把心思压回去,纷纷望向李渊三人。

殿中的沉默维持了片刻,还是杨坚开口道:“陛下,臣以为金虏入侵,事关重大,非武将难以胜任这统筹之职。”

这次事关重大,背后的利益也大到让他们三个眼红,岂是这么容易就能放弃的?

不只是杨坚,另一边的赵匡胤和李渊也紧跟其后开口了。

“陛下,秦相执掌中书,处理京城与各个郡县的奏章,值此紧要之时,朝廷万万不能没有右相坐镇!”赵匡胤的态度非常坚定。

李渊也在最后道:“陛下,虏贼来势汹汹,恐图谋已久,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动作,臣以为还是以武将主征伐为上。”

见三位老大都确定了态度,后方的武官们也跟着嗷嗷叫了起来,看他们这态度就知道,如果真强行让秦桧领队,恐怕他们根本不会乖乖听话。

“陛下,臣也以为此事稍有不妥。_o_m”

秦桧也突然开口了,他或许不知道蔡京为何举荐他出去跑这一趟,但总不可能是好心吧?

既然敌人想要做的,那就将其制止,这样肯定没错。

“臣不过一介文弱书生,从未领过兵事,若值此紧要之时耽搁了朝廷的布局,就万事难辞其咎了。”

前有李渊等人和武将们的抗拒,后有秦桧这个当事人的拒绝,这件事似乎已经很难办下去了。

李乾沉默了片刻,随后对李渊问道:“那若依皇叔之见,又该派谁去呢?”

“陛下。”

李渊抬起头,深深地望了李乾一眼:“臣愿前往冀州,替陛下讨平金虏。”

让李乾这么一问,赵匡胤和杨坚两人还以为他就要选李渊了,立刻紧跟着开口,语气中也带上了几分难以察觉的迫切。

“陛下,臣也愿往……”

在他们后方,刚才还拧成一股绳的武官们也再次分成三个阵营,同心协力不复存在。

李乾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悄悄叹了口气。

这就是典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他还听过一个例子,将一群螃蟹装入桶里,大多数螃蟹都会打架摆烂,只有少数几个会想着从桶壁往外爬。

然而每当这些有进取心的螃蟹即将逃出生天的时候,下方的同伴们总会用钳子夹他们的后腿。

如今李渊三人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如果自己爬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