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左威卫已经到了城外,城内只留下了三千多人驻守。
如今这两万多多人分列城门左右,中间留出一个巨大的漏斗形空缺,越到城门处越狭窄,这就是给边军们留的逃命之路。
左威卫大部分都是步兵,此刻见了这些眼冒绿光冲过河的边军,被这些人身上经过血与火淬炼而成的煞气迎面冲击,都是脑子一空。
即便明知道他们是友军,心中还是紧张莫名,有不少左威卫士兵都下意识握紧了手中的刀枪。
但边军们却对这些紧张的左威卫视而不见,逃亡了这么多天,此刻他们眼中就只有前方那道大开的城门。
随着第一名边军入城,随后策马的边军也不断入城。
“不要减速!不要减速!”
前方带队的边军军官扯着脖子狂吼,让那些已经进城的边军保持速度向前冲。
若这些人刚进了城就松懈下来,放缓马速,那肯定会导致后来者被堵在城门口,万一引发了大规模踩踏就完了。
好几千里都逃过来了,现在却死在这最后一哆嗦上,那不冤枉吗?
但城墙上的赵匡义和秦桧已经顾不上这些小细节了,他们的目光又遥遥望向了北方。
一是寻找吴三桂所在的帅旗,二则是两人又发现了紧追在后方的金人骑兵。
帅旗只有一杆,并不难找,甚至两人还发现了在一干大军中最显眼的吴三桂。
奔逃千里,终于生还的吴总兵心情异常激荡,谁知道这一路走来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吴三桂也看到了城头上离着的秦相和赵大将军了,甚至还有心情向他们露出一个笑容。
只不过他这番举动确实是把媚眼抛给瞎子看了,上面两人根本没心情搭理他,而是都面色凝重地望向更北方。
金人的骑兵已经咬着边军的屁股追上来了!
两人将金人骑兵的速度和下面边军入城的速度稍一对比,一下子就得出了结论。
照这个架势下去,恐怕等边军走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被人家追上!
河对岸的吴三桂遥遥望见秦桧和赵匡义的脸色,也察觉出不对来,和身边的一众将领向后望去,也是一个个吓得不轻。
正在过河的边军们也察觉到了身后传来的动静,河对岸的桥前已经开始出现骚乱,因争抢过桥机会而坠河的骑兵都出现了好几个。
“稳住!稳住!
”
吴三桂急的脸都红了,要是人家还没杀到,自家先自乱阵脚死上一大半,那就太丢人了。
在各个督战队的维持下,过河的边军又恢复了方才的秩序,只不过无论是谁都能察觉出来,大家的心已经乱了,动作较之前都急躁了好几分。
几个将领面上隐现几分焦急,紧张地讨论着对策。
但有些事可不是单纯着急就有办法的,边军脱险的速度受他们入城的速度限制,就算想快也快不了。
在这种危机时刻,城头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大喊:“吴总兵,快分出你的兵马从东、西城门进城!
”
吴三桂和一众将领惊愕地向城头上望去,发现扯着嗓子喊话的正是右相大人。
虽然秦桧没上过战场,可在皇城里应付过那么多皇帝陛下的奇招怪式,几分急智终究还是锻炼出来了。
以堂堂右相眼光来看,此刻对这些边军们来说最重要的并非赶紧入城,而是赶紧过河。
只要过了河,他们与金人骑兵之间就有险可依,就算不进入内黄县城,他们的生命安全也有了保障。
入城还只有一座城门,但过河却有四座桥,过桥的速度比进城的速度快了不止一点!
被他这么一提醒,吴三桂和一干边军将领也当即回过神来,急忙勒令已经过河的边军赶紧散开,分向东西进城,莫要挡着后面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