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决赛评审(2 / 3)

1993风华尽览 半亩南山 3077 字 2022-08-27

诉你,我还做着生意呢,我拿到燕京去帮你卖。”

王波呆了一下,问宋国伟:“他在做生意?”

宋国伟默默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劝不住!”

“衣服裤子,价格加在一起一套不超过60,我就订。试试?”

不超过60,500套就是接近3万块了。

王波没想多久,立刻方脸都笑圆了:“试试!喝酒!”

服装的成本和出厂价,在维方这里,尤其是有宋国伟这行业工人在这,都是通的。

那西服的面料他摸过,一口气500套,要的规模也不算小,成本可以再降低一点。50多块钱,每套有得赚。

最主要的是,有订单,新成立的厂子就能活下去!

……

宋阳了了见王波一面,先埋个伏笔的心思,就跟宋国伟一起在次日回了家。

而路上,宋国伟也终于搞清楚了儿子的想法:王波是个能做成大事的人,等年底赚到了那笔钱,宋阳就会跟王波提出来出资入股扩产能。

随后,他在燕京那边的广告公司,就会专心帮着培育自家的品牌。

至于呢绒厂,宋阳纯把他们做个甲方金主。

产业聚集也有好处,生产成本是能降低的。维方若能在西服这个领域成为名称,在渠道经销为主的此时,只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

呢绒厂兀自在纠结于定哪个名字,甚至做出请文联的文人、画家来品评品牌名和lo这种事。

偏偏这些活动呢,本地媒体还觉得很高端,报道得煞有介事。

之前把改品牌名做成了征集活动,这是很不错的宣传点子。但宣传来宣传去,却只宣传在本地,那又有多大意义?

报道里并没涉及太多深入的内容,但私底下,普罗飞司这个方案得到的品评都差不多:lo挺不错,简洁,明确,方案中的内容很好,有启发。

但负面评价也都一致:名字一般,而且把呢绒厂的未来限死在西服、职业装这个领域了,不利于拓展到女装、童装、运动装等其他品类。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所谓评委大多不专业,也想要一招鲜吃遍天。

“要不……再开个说明会?请姜总,黎老师还有那个宋阳一起来,再彼此做个最终比拼?”袁坤已经把范围缩小到了耶莉娅、丝路和普罗飞司这三个方案。

袁和想了想就点了头:“行!”

他们其实啥都想要,既不想得罪帮姜宏打招呼的人,也想要耶莉娅这种已经有知名度的名字,还想要宋阳表现出来的专业才干。

电话是打到边楷那边的,所幸因为暑假,边楷也休息在家。得到过宋阳嘱托的他假扮着公司职员,表示会转告“宋总监”,请他回话。

宋阳接到边楷的电话,谢过他之后就在思考。

让三个最终入围的当面一起,说是最终的专家评审会,但说白了不就是话里有话地互相揭短?

袁和他们自是没什么损失,但其实已经暴露了一个不够有决断的缺点。

何必呢?

但宋阳还是答应了。

因为,他也想去见见这个时候的广告人。

时间定在8月18,又是一个图吉利的日子。

呢绒厂的会议室经过了一番精心的布置,还拉了个“维方呢绒服装厂品牌征集决赛评审会”的横幅,让人已看上去啼笑皆非。

会议桌的两旁,一个个位子前面都是座位名牌。宋阳一眼看去,已经看到了两个维方当地领导的名字。

好在没把他放在墙边凳子上坐着,会议桌上就有个骄阳广告的牌子。

宋阳看到了大成广告,还看到了个鲁省艺术学院。

目前只有宋阳先坐在这,那什么大成广告和鲁省艺术学院的人,还都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