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就是荀老文明天下的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典故的由来?”
“是的,这也是院长年轻时候,未曾通过的石阶,最终以院长的天资,只能止步于三千三百四十五……”江梅看着朱祐极,沉声说道。
“荀老的《劝学》,乃是亚圣级别的诗篇,根本不是寻常人能够通过的。”齐星文苦笑一声,道:“若不是这个《劝学》,院长估计能够登顶。”
“可是不对啊,柳永是怎么通过《劝学》的?”干子瑜想起了第一名的柳永,问道。
“柳永的天赋,是最上品的文思泉涌,可以在文气和清气消耗殆尽之时,自动填补,几乎生生不息。”
“凭借这个天赋,柳永硬生生的听完了《劝学》,然后逐字逐句的领悟学习,在这个石阶上,站了足足三个时辰。”
知晓内幕的齐星文,说出了当年的隐秘。
“也就是说,若没有这个天赋,其实单纯凭借自身之力,柳永也走不过荀老的石阶。”干子瑜随即了然,再次看向了院长周行天。
“走过了,就是走过了,哪有什么理由。”周行天语气平静,大方承认了自己的不足:“结果就是一切,在行儒道之上,我不如柳永。”
“院长,荀老的《劝学》这么难?过不了也是正常的,你看,这位青云书院的大儒,不也一样过不了吗?”干子瑜宽慰道。
周行天没有说什么。
然而,下一刻,在干子瑜略显呆滞的目光下,朱祐极的脚突然动了起来,踏上了另一个石阶。
他踏过了荀子的《劝学》石阶。
他成功了。
“什么?”
“这不可能!”
干子瑜惊呼出声,眼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时间太短了。
哪怕是取巧的柳永,利用了才思泉涌的儒道天赋,也用了三个时辰。
而朱祐极才多久?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
他居然破了亚圣的儒道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