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们自然也都听说了。顿时,也起了好胜之心。
外头的“琼花擂”是历届最强的,里头最为出色的一些年轻人甚至会背公主邀请来,参加最后十天的春会。
这些年轻人,都是很有希望在科举中中第的,就是家世差些,也是很多权贵心目中的乘龙佳婿。毕竟,女婿也是半个儿嘛,有个能干、前程远大的女婿,比一些只靠家里的纨绔子弟可强多了。而且,这样的要靠家里帮衬,自然更不会委屈自家的女儿。
因此,闺秀们自然也不愿在他们的面前掉了份儿。
当下也各展所才,一时之间,琼花山庄里头琴声铮铮,箫声悠悠,茶烟袅袅,墨香阵阵……今儿个又是哪家小姐画的画儿,引得蝴蝶都在上头驻留;明儿个又是哪家小姐的字,被字写得在整个大兴王朝都有名的魏夫人称赞,说有书圣之风;后儿个柳家小姐柳如是的诗作传出,写的虽然不像顾娘那般大气磅礴,豪气冲云霄,但也清丽婉转,别有一番心肠,被和顾娘两个并列为“顾骨柳肠”,顾娘的风骨铮铮,柳如是的柔肠似水,成为一时瑜亮。却是不知,这两人原本就是一人。
传播的最远的,是顾娘的一首五言绝句和柳如是一首小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过二十字,充满了宁折不弯,视死如归的豪气,女子之中,有此心思,有此气魄的,舍顾娘其谁?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帘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短短几句,写牡丹花开了,一个女子从旁边过,见到,就笑着折了一枝,问她身边的情郎,是花好啊还是我漂亮。
不过几句,一个美丽,娇憨的痴情女子形象就跃然而出,想到那情景,一时人人都会心一笑。但凡有过年少情浓的,那个少女不曾问过这样的傻问题,哪个少年不曾面对过这样的问题?
柳如是的词只写了半首,下半首,却是没有。据说,她倒不是写不出,而是写了几个,都觉不好,最后,就宁可只写了半首。但就这半首,已足以让人惊艳了。
这首小令出来后,有多人续写,但终觉若有所失,最后,传出这么一下阕,总算是把这诗补圆满了,却是:
“檀郎故相恼,刚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写那情郎故意戏弄爱人,说那花比她好看。女子就恼了,一面娇嗔着,一面撕碎了花去打那情郎,两人追打嬉闹,好一对情深意浓的少年情侣。男子的捉狭故意戏弄爱人的形象也让人忍俊不止。
这下半阙一出,顿时其他都被压了下去。
又有传言说,这下半阙的作者不是别人,真是那柳如是的准未婚夫——汝南王世子朱靖寒,顿时,成了佳话。
其实顾娘、柳如是写的最好的倒也不是这两首,其他比这更强的不在少数,只是这两首语言直白,浅显易懂,更易于传唱,因此倒是知道的人最多。就连京城的老百姓,人人都能背上两句。
有如许多才女珠玉在前,本来就以绝色闻名在外的红七就更让人期待了,历来就讲个才貌双全嘛。众人也没有期待能再出个顾娘,柳如是,这样的一个就百年难得一见了,如今出了两个,还能再奢望?而且,大凡女子容貌过于出众的,这才气就要逊色一些了,上天总有他的平衡之道。不过,好歹,也要过得去啊,总参加了一处琼花宴,也不能差得太离谱吧。众人就盼盼啊,盼着这红七有所表现,只要是个东西,大家也就满足了。可谁知,盼来盼去,连片纸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画啊,字啊,琴啊什么的。
渐渐地,就有些闲言闲语出来了,大致就说那红七不过是个花瓶,什么也不会,这才不敢献丑。不过,有更多的替红七辩解,说本来女子就无才便是德,会女工、烹饪这些,认得个字就行了,会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