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白沙坞赤发鬼住宿 野云渡忽来道作妖(3 / 4)

,磕头如捣蒜一般,口里连声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刘唐追问来由,俞万春道:“我本贼偷,于五十年前来此盗墓。”刘唐怒道:“休胡说,你那堪五十年岁?”俞万春抖若筛糠,唯唯诺诺道:“好汉容禀,小人来此盗墓,不知放跑一群妖魔,那为首的感激我,教我长生道法,三五十年如二三十岁,不敢欺瞒。”刘唐哪知道这些,只当他胡说,便要结果性命,哪曾想朴刀提起还未落下,那俞万春手捻一撮尘土,迷了刘唐的眼,便望外跑。早有那老汉已在门口搬起石头等他,俞万春将探出头来,那石头只往后脑一砸,俞万春顿然脑浆迸裂,跌跌撞撞,两三步摔倒在地,刘唐赶将出来,三五下朴刀,将尸首剁做几块。后人有一首十字歌,唱这贼人下场:

一命丧尽呜呼,二目狰狞圆凸,三魂荡荡地入,四体分离几数,五脏散作浆糊,六根清静皆除,七魄纷纷消雾,八字再算也无,九幽断了归路,十殿神罚常驻。

二人再进屋来,只见得一个女子衣衫不整地坐在地上哭泣,床上却也有个女子,赤条条的满身是血地躺在那,早死了。刘唐问过原因,只说是哭的是老汉的女儿,死的是那下人丫鬟,叫锦儿的为主而死,再问仔细,那老汉道:“我姓张,原本在东京做个教头,因惹了上司,抛家舍业只为活命,今听闻女婿住所,正要去寻,不曾想被这伙贼人捉了,多谢好汉仗义出手,救我父女二人性命,如此大恩,必有相报。”张教头携女儿跪拜,刘唐哪里见得,只搀扶起来道:“江湖上的汉子,那个不是如此?自古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教头不必如此客气。”二人先将丫鬟埋了,又聊些感激之情。

三人绕道前堂,见两个贼人还绑缚着,那二人见刘唐等人来,心中便有多少寻思,那二人磕头如捣蒜一般,只是喊着:“好汉饶命!”,刘唐见二人如此,正要结果性命时,张教头道:“好汉且住,这二人可能还要用。”刘唐道:“教头何意。”张教头说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有教是让他们回去说,歪道已死,让他们散去,不可再聚众作乱,放二人自去。

刘唐等在神龛转了一遭,寻到一个盗洞,刘唐寻思道:“这歪道莫非所言不虚?”探头望去,洞穴极深。刘唐寻了火种,点燃火把遂入。看里面时,黑洞洞地,但见:

昏昏默默,查查冥冥。数百年不见太阳光,亿万载难瞻明月影。不分南北,怎辨东西。黑烟霭霭扑人寒,冷气阴阴侵体颤。人迹不到之处,妖精往来之乡。闪开双目有如盲,伸出两手不见掌。常如三十夜,却似五更时。

刘唐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洞内有一大殿,门上朱红匾额,四个大字,乃“镇妖之殿”,刘唐看罢大惊,道:“却土地庙下还有洞。洞内还有殿,果然奇异!”便壮胆到殿内,黑暗暗不见一物。刘唐将火把来打一照时,四边并无别物,只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刘唐不识。照那碑后时,却有回个真字大书,凿着“遇春而开”。刘唐喃喃不已。再看周遭,见一洞穴,刘唐看时,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刘唐不敢入,只得原路退回。

张教头父女早在洞口等候多时,不见刘唐出来。正焦急间,隐约间火光闪烁,愈来愈近,但看去,果是刘唐。张教头问刘唐道:“可是寻了甚东西?”刘唐并未寻到什么,只笑道:“哪有什么邪祟,那假道士尽是胡言。”说罢,便放了一把火,把这野云渡边寺庙烧尽了。刘唐与张教头父女作别,两个自去。刘唐走了半晌,方才醒悟,一拍脑门道:“却把行李包裹忘在白沙坞。”后来又到白沙坞寻来,不必絮繁。

此一番刘唐又提起野云渡杀俞万春的事来,宋江等听罢,感叹道:“原来有此一劫,都是前生注定。”众人议论不已。吴用道:“既已了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