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靠岸扎营,又来重赏严勇。严勇道:“成贵那里吃这一烧,必不敢复出,如此我军只要看住,不叫他沿长江去援他处就好。”李俊认理,就来分拨人手,夜里亦不得放松,不在话下。
再说正面山路上关胜一彪人马,都到岭上搦战。早有人报知方天定,方天定大惊问道:“兵临城下,如何是好?”早有白钦道:“殿下勿忧,乌龙岭不比别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量他十万大军,也不能攻入关内,只敢在山路间狂吠而已。”邓元觉计议道:“倘或被宋江兵马私越小路,度过岭后,睦州咫尺危矣。”方天定认理乃道:“不若国师亲往清溪大内,面见父皇,奏请添调军马守护这条岭隘,可保长久。”邓元觉道:“殿下之言极当,小僧便往。”邓元觉随即上马,出关未久,却见漫山遍野都是军旗,邓元觉大惊,回马入关说了。金圣叹闻言,思忖一回问道:“打的谁人旗号?”邓元觉道:“看三五处,都是宋江一派认军旗。”金圣叹闻言大笑道:“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此等低劣谋略,有何惧之。”方天定闻言怒道:“我曾问吴用不过一村里教书匠,而你自说南山得道,敢称泐庵法师,却每每用计都不如吴用。今番你看出这计谋来,吴用岂能不知?我料其中必有埋伏,引我等出关。”刘赟道:“殿下所言甚是,小将亦再宋江处吃过亏的,不能重蹈覆辙。”金圣叹闻言,不敢说话,灰溜溜去了。
当日,方天定见关胜也不扣关,心下正疑,忽闻后山来报说山下水寨被围,请求大军支援。景德道:“我愿下岭驰援水军大寨。”邓元觉道:“最好,水寨乃我背后要冲,不可不防。”方天定便令景德携三千会水士卒下山助阵。景德带兵下来山腰处,正望见鲁智深、武松、李忠、周通四人,武松发声喊道:“不好,莫要放走他,休走漏了行踪。”四人带兵把景德一队围住,奈何景德所带人多,大半都逃回关里去。鲁智深望见走了景德,大怒道:“如此暴露行踪,如何是好?”周通道:“大哥,这里怕是不能待了,先换个地方,再作计议。”于是四人又在山里摸索,寻到一个去处,树林繁茂,杂草丛生,就地安歇,商议如何。周通道:“败露行踪,可回大寨处与军师重做计议。”武松道:“虽然行迹败露,但你我都在公明哥哥那里取了将令,就这么回去,岂不在诸位好汉兄弟面前失了颜面?”鲁智深道:“公明哥哥向来看重洒家,虽不曾教诲,但公明哥哥平日遇见,‘吾师’二字从不离口,如此回去,如何再听哥哥叫俺一声‘吾师’,岂不羞煞我也。”李忠道:“俺两个但听哥哥吩咐便是。”四个计议定了,便按照原计实行,不愿更改。
再说景德带五六百残兵回关上说了,方天定道:“果然有伏兵,险些儿又误信金圣叹那厮鬼话。”便来安抚景德,如此大军更不敢出关。
且说李玉等率领一军,行至四更时分,已到东管城下。李玉望见城上毫无动静,教张韬引一军先登死士,架起云梯,悄悄爬上城头。张韬见守城军士睡得正酣,都提刀来砍杀,宋军杀过数十人,其余听见响动,皆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张韬便顺利打开城门,汤逢士一马当先,冲入城中。城中守将伍应星正在府中酣睡,听闻宋军入城,慌忙召集军士迎战。怎奈义军士气高昂,如虎入羊群,瞬间杀得敌军血流成河。伍应星见大势已去,正要弃城而逃,巷口里早跳出汤逢士拦着。伍应星大惊来战,汤逢士止住道:“兄弟,是我!”伍应星定睛看时,方才认出来。汤逢士道:“兄弟且随我投了宋公明先锋,到时有你官做。”伍应星认理,便随汤逢士到李玉处投降。李玉闻言大喜,留下汤逢士并一千军士管理城池。与伍应星道:“你且去后军公明哥哥处报道,他有用你之处。”伍应星领命去了。正是:本欲虚设恐敌计,歪打正着心又惊。不知伍应星去见宋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水浒:换天改道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