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千钧佛大明湖赏景 纪坦直超然楼题诗(3 / 4)

声传来。徐进循声望去,只见末端胡梯口有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在争执什么。徐进一来恼怒、二来好奇,就凑上前去,丁晨恐徐进不悦,再来闹事,也只好跟了过去。

只说徐进挤进人群,但见一个老汉正揪着一个青年书生衣领争吵。看那书生样貌,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口红。那老汉道:“看你一介书生打扮,相貌堂堂,如何做了贼?偷了老身钱袋,速来还我。”那书生满面委屈道:“我如何偷你钱袋,做此行径岂不有辱斯文?”老汉道:“我这钱袋从你身上掉落,分明是你没藏住,教老身发现,你还不认?”书生道:“没偷就是没偷,自然不认。”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左右看热闹的也是议论纷纷。徐进见状,便走上前去,大声喝道:“你二人且住!”众人听巨响都惊,便不再议论。那老汉见徐进魁梧,便道:“好汉你且来评评理?”徐进问道:“这位老伯,你可有证据证明这钱袋是你的?”老汉点指钱袋上的一个补丁道:“这钱袋是老身拙妻亲手缝的,上面还绣红花一朵。”徐进仔细查看了钱袋,果见有花。便转向书生问道:“你还有何话可说?”书生一脸委屈,急切道:“好汉当明理,小生只是将上楼来,还未曾踱步,这老伯要下楼去。后面还有三人要下楼,这胡梯口窄,容不下许多人,便有挨着挤着,那时丢了,怎能赖我?”丁晨听了,谓徐进道:“哥哥,依小弟来看,这书生文质彬彬,说话也不遮掩,不似偷窃样子。”徐进认为在理,便对老汉道:“老伯,依我看此事或有误会。你且再身上寻一遭,可有其他物品丢失?”老汉上下一摸,大惊道:“随身玉佩不见了!”丁晨机敏,闻言眼神一亮,环顾四周,见不远处人影可疑,那人正匆忙离开。丁晨二话不说,立刻追上去,抓住那人回来便道:“哥哥,我观此人形迹可疑,抓来一搜。”二人果然搜出一枚玉佩。丁晨道:“此是惯用的手法,偷几样东西,就把不值钱的丢掉,惹起事端来,好再脱身。”徐进怒喝道:“好手段,原来是你这贼偷了老伯的东西!”那小偷吓得瑟瑟发抖,连连求饶。徐进将玉佩还给老汉,又教周围把小偷绑缚了,托老汉交给官府。众人见状,纷纷称赞不已。徐进、丁晨二人归位吃酒不提。

只说书生深感平复清白之恩,寻来感谢。徐进大手一挥道:“自古道:四海皆兄弟。不必言谢。”那书生不肯,定要道谢。徐进便引来吃酒。酒席间徐进便问书生姓名,那书生道:“小生姓纪名平,表字坦直。正是本地人事,惯会些诗词歌赋,舞文弄墨,也考得本乡贡士,只是尚无官身,若今日不能明我清白,恐难入仕途,因此万分感谢壮士。”曾有一首诗,赞纪平的好处:

面白书生眉眼清,白衣贡士考名成。

胸中灌满文华事,笔走龙蛇是纪平。

当时纪平问道:“敢问壮士高姓大名?”徐进道:“在下徐进,乃沂州人士,暂居凤凰村。”丁晨接言道:“我叫丁晨,徐兄是我结拜大哥。”纪平道:“幸会幸会,今日承蒙二位相助,纪某无以为报。若他日有缘再见,必当重谢。”徐进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纪兄不必放在心上。”便引为结义兄弟。三人相谈甚欢,纪平提议吟诗助兴。徐进等虽不擅诗文,但恐败坏纪平诗兴,也都豪爽地答应了。纪平就唤小二拿笔墨来,就在白墙上边写边吟道:

“大厦超然欲上天,明湖绿水汇群泉。

狂夫贼盗金银玉,老汉空凭扯白钱。

有幸忽逢雄气概,英豪相遇有因缘。

余生结义为兄弟,实意真情敬酒边。”

写罢就来敬酒。徐进饮酒,性情大发,也口占一首诗道:

“明湖无限风光好,登足超然楼上高。

你我弟兄来结义,唯将文采唱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