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二洋将回河落水 五英雄直取中军(2 / 3)

佐、孙佑各分四队,过桥渡水而去。郑浩、王晓两个见了,亦分作四队,上桥来追。二人正渡一半时,却见对岸转出八排水军,就驾二十多只渔船赶到桥边,船上七八个水手,各用朴刀就把浮桥绳索斩断。那桥登时散架,顺流走了。桥上那伙洋兵回退不及,一个个连人带马都落到水里去。郑浩、王晓亦各自落水,只因身上盔甲沉重,游泳不得,直在水里挣扎呼救。就看左右水军船只一发上来,洒下挠钩套索,一个个都擒到船上,就在船上绑缚了送到岸边。贾进就在那边活捉了郑浩,水志华便在这里生擒了王晓。有诗为证:

洋人眼中死盯敌,哪顾回河溅马蹄。

过河拆桥难提防,雄狮落水不如鸡。

此时节,许国、马旺正赶上,许国见了地形,心知不妙,忙止住后军。马旺问道:“眼见得要赶上,将军如何止步?”许国道:“我看此处三面环水,正是困龙之所在。”话音未落,只见前军洋兵大乱。马旺看得一惊,忙道:“见如今两个洋将军陷在里面,我等速去救应才好。”许国道:“兄弟,不可,你且看那里。”说了,就用鞭稍指着河对岸。就看见河对岸孙佐、孙佑的两军,那两军正沿着河岸分两边走。许国指着道:“将军且看,这一伙用计过河拆桥,如今我军大乱,他本该走的,却并未退却。以此我意恐有卷回之心,如此你我再去便是送死。”马旺道:“既如此,我等不妨撤了?”许国道:“亦不可,我等同朝为官,怎能见死不救?”马旺急切道:“这也不可,那也不可,兄弟,你却说如何才可?”许国只在马上无言,思忖一阵,乃道:“你我可各领一军,占住河道回转处两岸,敌若半度则击之,敌若不度则引军撤退。”马旺闻言在理,当即分兵去了。有诗为证:

马旺无知难统兵,追逐利刃又难行。

前军落水后军险,许国施谋妙法精。

对岸孙佐、孙佑两个望河道两边去,正要依照叶光之计回马,却见对岸亦有许国、马旺两军占住要道,正不知如何是好。却看前面那片林子里杀出两队精兵来。二人大喜,忙教水手搭浮桥过河。不必絮繁。

再说林中这一军,正是凤凰山大军所在。左边杀出一彪人马,为首的正是孙列,左边沈春,右边邓成安;右边杀出一彪人马,为首的正是杨江,左边杜明温,右边袁刚。六个好汉各引大军,正抵住许国、马旺的人马。就争得把宋军望那回河圈子里赶。许国大惊道:“失策!却还有伏兵!”不得已只能且战且退,正与马旺与半数洋兵会合,看看退无可退,都被困在这里。杨江与孙列合兵一处,将军马一字排开,就把出路堵住。河里水军,就在一旁岸边侯着,宋军若下水来也能抓得住。这时孙佐、孙佑亦与杨江、孙列会合,占住两边。此时此刻,宋军插翅难逃。杨江亲自出马道:“那里大宋的将军听着,俺凤凰山并非是跟朝廷作对,奈何朝廷奸佞当道,国主不明,无奈做了义军,今番你等若肯投降,可留你等性命,回去与朝廷说,免与金国交往,才好。”许国、马旺听得真切,马旺道:“事已至此,不妨降了?”许国大骂道:“甚么话!我等皆食大宋俸禄,如何肯降?”马旺欲哭无泪,忙问:“若不投降,又将如何?”许国道:“岂不闻兵仙韩信的背水一战么?”马旺大悟。许国就扯开嗓子道:“兀那厮草寇教我投降,我爹赐我许国之名,如何肯做背叛国家的事?今番就是死了,也不投你草寇处。”回身道:“众兄弟皆食朝廷俸禄,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番不报效国家,还等何时?”下面一众士卒听得激情荡漾,一个个发出喊来:“誓死不降!”许国、马旺二人身先士卒,口喊:“冲锋!”纵马望杨江而来。那里杨江听得真切,叹一声道:“真乃忠臣良将也,宋有此将,如何不兴?”当即教左右放开一条路来。袁刚道:“此时绝佳之机,若放虎归山,如何得了?”杨江道:“兄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