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道:“自我朝与宋国结盟以来,并无多扰,前月张觉聚众叛金,投靠你国。今奉我朝御弟大王完颜宗望的命,特来索要叛国贼首张觉。望贵国以大局为重,盟约为准,勿要背信弃义。”王安中道:“以你所言,我这略有耳闻,只是没有这个人。”使者道:“如何没有?”王安中道:“不信你搜便是。”于是亲引着金国使者,前后各个屋子格子都搜了一遭,却不见此人。王安中道:“使者若不满意,可全城搜捕,我等绝无二言。”使者心知肚明,也不敢得寸进尺,只得谢过,讪讪而归。
只说金国使者回禀完颜宗望其中备细,完颜宗望大怒,拍案道:“好个宋国,竟如此不知廉耻,私藏我大金叛贼,岂不是撕毁盟约?”此后每每下书传使,索要张觉,更加急迫。王安中苦挨半月,正是十二月份。实在难捱,又来问张觉,张觉一力只求救命。王安中叹道:“他那里勒逼的紧,我只好送一个人头过去,叫他息事宁人,将军意下如何?”张觉道:“最好,不知送谁的头去?”王安中道:“就你身旁那个,也算主谋,送去便好。”张觉正犹豫,景东明道:“送我的头去,能保我家将军性命么?”王安中斩钉截铁道:“只要你肯,我自然保得张觉性命。”景东明慨然道:“既如此,我愿用我项上人头,换我家将军一条生路!还望大人勿要食言。”王安中只是颔首,张觉则不言不语。景东明先对王安中拜了三拜,又谓张觉道:“将军,自小将跟随将军以来,每每出谋划策,计成皆有赏赐,计败亦有惩罚。然从始至终,但凡我计,将军无不听从。能得将军这般信任,实乃三生之所幸,古人言:士为知己者死。今番小将死了,也是自愿,只愿我家将军日后能重整旗鼓,再做那辅辽抗金的英雄。”说罢,又对张觉拜了四拜。张觉闻言垂泪,乃道:“兄弟,哥哥送你一程。”两个说了,搀扶起来,出院外去。张觉目送,景东明遂拔剑自刎。有诗叹道:
继续阅读
兄弟魂归分已迟,麾前帐下任军师。
今番意死见生欲,断绝将军贪与痴。
张觉见景东明跌入尘埃,便向前来,紧紧抱着景东明的尸体,痛哭流涕。王安中见状,只来宽慰,遣人搀走张觉。见张觉走了,令人将景东明的首级装入木匣,遣使送去完颜宗望处。早有探马报知完颜宗望说道:“宋国来使,说要献上叛金国者首级。”完颜宗望闻言大喜,忙请入内。大宋来使谎称张觉已死,现有主犯景东明人头在此为证。完颜宗望见首级果然是张觉身旁之人,便信以为真。左右又是那书生奏道:“还是大王心好,听宋国官僚言语便信以为真。”完颜宗望问道:“先生何出此言?”那书生道:“我且算过一卦,张觉并未身死,此乃宋国奸计,以求息事宁人罢了。”完颜宗望怒道:“宋朝安敢如此?我必禀明我王,教那宋国不敢小觑我等。”于是,一面上书与金国郎主知道,一面下书与王安中要人。
却说金国书信连连催促王安中交出张觉,信中言语愈来愈激烈,皆是甚么:“不交此人,两国盟约恐不能长久,两国和平恐不能长久。”诸如此类,云云。王安中自思忖道:“虽曾答应保其性命,然不可将大宋置于此地。”不得已,把张觉引出来,数落他的罪状,乃道:“非是我食言而肥,实乃金国节节相逼,奈何不得。今用你项上人头,换我大宋太平罢。”张觉闻言,大骂宋人,骂不绝口:“你等如何这般不讲信义!”王安中亦无奈,叫人斩讫来报。左右推张觉出门,张觉还在那里谩骂。正要斩首,忽闻:“刀下留人!”那行刑刽子看了,是个将军打扮,当即停手。那将军问道:“这是张觉?”行刑刽子答道:“正是。”那将军道:“你且慢动手,容我与王安中大人商议了再说。”那刽子闻言,连声答应。
那将军大跨步进来,左右王安中的伴当忙来拦着道:“将军,且容我禀报则个。”那将军道:“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