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实在让人头大!(2 / 4)

君寿曼换了一副表情,看着有些像是在贱笑,问道:“三位,今次去卫国的收获不少吧?”

换作是其它时代,一国之君那副表情问那种话,怎么都要得到一个不似人君的评价了。

在春秋时代则不然。

由于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关系,国与国的纷争早就脱离了道义,逐渐在向实际利益演变。

这个也是哪个国家遭到入侵,以道义发出呼唤,没有诸侯会无偿出兵帮助的原因。

说得更直白一些,哪怕是有好处,也要看好处大不大,与自家的战略符不符合,决定要不要发兵。

而无偿出兵帮助弱小这种事情,不用百年多前,四十年前还是有不少诸侯愿意干。

打破这种规则的不是别人,就是秦穆公襄助晋文公登位,结果秦国操控晋国的意图暴露。

秦穆公的所作所为给天下人提了一个醒,原来出于公义的国家行为已经终止,嘴上说得很好听,原来是有这个那个目的,搞得国与国之间很难取得互信了。

当然了,也有晋国称霸之后的一些功劳。

例如晋国对列国的压榨缺少礼法上的掩饰,想掩饰却已经来不及,等等之类。

历史的进程本就是那般,道德的底线只会越来越低,绝不是道德底线越来越高。

继续阅读

不因为其它,简单就是因为有太多的前例摆在那里,知道无视道德将获得什么,道德太高又该如何受害。

郤至平淡地说道:“那是臣等劳苦所获。”

在追逐利益这一方面,晋君寿曼近来表现得越加贪婪,乃至于看着比较饥不择食。

楼令还没有坐下,问道:“君上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魏颗心想:“坏了!”

果然,晋君寿曼大肆吐苦水,什么宫城花销太大,一众没有爵位又没有官职的宠臣多有抱怨,等等一大堆琐事。

“尤其是我的那位姜,她实在是太能花钱了啊!”晋君寿曼一脸的疾苦。

这个“姜”在春秋时代有多重意思,丈夫用“姜”来表示自己的妻子,意思是“宝贝”、“小心肝”之类。

那也是姬周王朝开创之初,连续多任周天子娶齐君之女,才让春秋时代的“姜”有了上面的那些意思。

楼令心想:“对啊!国夫人可是来自齐国,怎么可能不花钱!”

郤至却是比较耿直地说道:“为人妇,还带着在家的做派,逼迫君上到处找钱吗?”

齐国翁主不好养是春秋时代举世皆知的事情。

可是,齐国翁主带的嫁妆之多,也是世人皆知啊?

“数百车的嫁妆,已经挥霍完了?”郤至憋住笑,又说道:“臣没有记错,夫人好像是第五次派人回齐国集资了?”

那些事情对于其余人或许是秘密,卿大夫怎么可能不知道。

楼令就看到晋君寿曼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晋君寿曼涩声说道:“新军佐的消息过时了。今年已经是第七次。”

“臣无法理解,夫人一直居住宫中,随嫁的家臣也已经安置妥当,什么地方的花销会这般大?”郤至说着看向仍旧站立姿态的楼令,问道:“你压榨他们也太狠了吧?”

楼令哭笑不得地说道:“每年‘听成’的份额就那些,他们给予的好处维持‘听成’份额的一成。算是压榨吗?”

那一刻,晋君寿曼、郤至等等人,无论有没有开口说话,表达出来的态度都是:完全合情合理。

君臣奏对,结果张口利益,闭嘴谈钱,是不是太不像话了?

可是呢,春秋到战国,君臣谈利益讲钱才是正常情况,压根不像其余朝代需要惺惺作态。

郤至可不觉得楼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