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杀光能换来楚君审解气,想来魏氏是会同意的吧?
原因是,后面楚君审追究,不止是楚国要针对魏氏,当世坐在国君宝座的诸侯,他们一定会顺势向魏氏发难。
反倒是楚君审愿意原谅魏氏,其他诸侯就没有借口去发难了。
“中军尉仁义,我家日后必报中军尉的恩情。”魏颗临出战之前,特地又来见了楼令一面。
那是楼令这几天一再谒见晋君寿曼,强调楚君审是被流矢所伤,绝不是魏锜主观性向楚君审射箭。
晋君寿曼暂时没有对事情进行定性。
同时,楼令在面对其余人的时候,一样强调楚君审是为流矢所伤。
楼令只是动动嘴巴讲那些话,不用再做其余事情,一样要让魏氏感激。
“魏氏会向韩氏学习?”楼小白显然不信。
楼令压低声音说道:“他说说,我也就听听。”
当前,无论“马首是瞻”或“唯命是从”的成语典故都还没有发生,一些漂亮话也就讲不出来。
楼令对楼小白说道:“连你都拿韩氏当例子,看来韩氏的名声是建立起来了。”
楼小白听得一愣,问道:“韩氏的知恩图报是出名了。”
楼令知道韩氏是将名声给建立起来,有些话却是应该跟儿子讲清楚,说道:“韩氏在报恩没有错,将赵氏重新扶上卿位,何尝不是多了一个无比稳定的盟友。”
楼小白思考了一小会,说道:“的确啊!”
会是楼令将韩氏想得太复杂了吗?品味韩氏与赵氏日后的情况,历史给出了答案。
晋军与楚军恢复交战的第一天,双方出动的兵力都不多。
楚军那边出动了两万人。
晋军这边约是一万人,其中魏氏占了将近五千。
双方开打,楚军对晋军展开了很猛烈的攻势,只是后来被晋军进行反推。
在晋军占据优势之后,魏氏所部却很突然地进行了偃旗。
因为晋军高层事先知道的关系,没有高层对魏氏所部的偃旗有什么意外。
甚至在魏氏所部偃旗之前,其余的晋军脱离了与楚军的交战,早早就退到了一边。
偃旗了的魏氏所部留下一半人当楚军的俘虏,另一半人直接退出交战场地。
依照交战规则,魏氏的部队在接下来不会再上阵交战,他们要成为这一场战役的看客了。
这个也是魏颗为什么出战之前,会特地找到楼令,强调魏氏必定报答楼令的原因。
因为魏氏是下军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不再参战,下军的主力只剩下楼氏所部了。
这一天的交战并不激烈,随着魏氏所部偃旗,结束了当天的交战。
“情况有些不对劲。”楼令后面刻意找到郤至,讲出自己的猜测,说道:“楚人的报复心很强,魏氏还进行偃旗,他们怎么会草草收兵呢。”
郤至想都没想,说道:“楚君受伤,高层关心楚君伤势,估计没有多少心思大打。等他们再缓一段时间,会打得很激烈。”
楼令倒是没有问,为什么己方不趁现在猛攻楚军。
晋国君臣现在很担忧楚君审突然死去。
一旦楚君审真的死在这一战,楚国上下会集体发疯的!
当天交战结束,往后的几天之内,要么是小打小闹,不然干脆就是没有开打。
越来越感觉不对劲的楼令,偏偏没想明白为什么会觉得不对劲。
某天开始,楚军连续三天没有出营,本就觉得不对劲的楼令派人冒险抵近楚军营寨到百步左右。
“家主,楚军营寨内很安静,好些鸟儿在吃散落在地的稻谷。”
这一下,楼令终于明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