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去给所有铁甲上漆,其实哪怕有足够的财力也轮不到家族帮自备防具的人上漆,该是由甲胄的主人自己去弄。
郤氏就是那样做,要求购买了铁甲的人自行上漆,还很骚包的要求必须是红漆。
楼氏编练的新军,他们的武器装备是由家族进行提供,防止生锈有其它手段,只是为了美观就耗费巨资,显然不为楼令所取。
“列阵!”
不用楼令亲自去喊。
得到命令的部队,他们不是列出什么阵型,仅是以百人为一队,列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方阵。
随后,十五个方阵一一从晋君周和楼令等人的前方走过。
对于组成方阵再一起行军,晋军很轻易就能够办到。
组成方阵再在鼓点声中整齐迈步,一百只大脚同一时间踩踏再迈起,反复整体踏步走,每一次都是一百只大脚踩踏大地,只能说晋国像点样子的家族都能够办到。
因为晋国有太多的家族能够做到整齐行军,乃至于在战场上以整齐踏步的方式推进,创造出了“好整以暇”这个成语。
当然了,楼氏没有针对“正步走”进行训练。
其实,别以为冷兵器时代的练兵,练的是士兵对武器的掌握。
在冷兵器时代,只要是一支正规军,训练队列才是重中之重!
没有太复杂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知晓能不能组成阵型,意味着能够发挥出多少战斗力。
在训练队列的时候,培养出服从度当然才是重中之重,而服从度对一名士兵来讲无比重要,存在服从度才是有战斗力的集体,不然就是一片散沙的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道理,诸夏先民很早就懂了。
大概只有什么都不懂的人,才会觉得站军姿、练队列没有用?会这样想,只能说是一种“我比谁都聪明”的体现,也真的是一个“大聪明”了。
“戈兵,矛兵,那是戟?怎么还有手持盾牌和短刃的呢?”晋君周一个又一个方阵看下来。
因为晋君周是晋人,他并没有因为楼氏私军能够组成方阵整齐踏步走过而惊讶。
晋君周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楼氏的武备上面。
不知道有没有提过春秋时代没有“刀”的观念,乃至于连“刀”这个字都还没有被创造出来?
这是晋君周第一次看到到这种兵器,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剑。
“君上,臣将之称为刀盾兵,十分适合用来破阵。”楼令简单地介绍。
“刀?”晋君周听到了新字眼。
楼令干脆让人拿到一柄刀,抽出刀鞘来进行介绍:“它的刀身有弯曲幅度,刀背比较厚,劈砍起来远比直刃的剑更有杀伤力。当然,它也能拿来直刺,只是更适合劈砍。”
“这是铁。”晋君周有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楼令笑着说道:“我家已经开始在使用铁器。”
晋君周接过刀仔细端详了起来,像是很随意那般地问道:“楼氏要淘汰青铜武备?”
这……,哪怕楼氏能够大批量生产铁器,讲事实就是并非楼令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楼令只能在内部降价贩售,再劝导有资格纳赋的人采买,不能用命令的方式来办事。
根本原因在于,楼令作为贵族有特权,他治下各个家族或家庭的家主只要是贵族或准贵族一样拥有特权。
所以了,真不是楼令一声令下,整个家族的私军就能够完成换装,得是有资格纳赋的人愿不愿意换装。
楼令没有给晋君周当场比较铁质武器与青铜武器的差距,一来是没有这个必要,再者就是晋君周哪怕真的有实权也不能干涉各个家族的武备。
这种事情,无论是一家之主或一国之君都无法强制执行,能够选择的方式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