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充斥到楼氏的各个岗位。
一个家族的高层不争斗,有足够多的中基层干部,怎么可能不稳?
事实是什么?只要中基层不乱搞,哪怕高层斗得非常厉害,该势力还是会大体呈现平稳的状态。
相反,一旦这个势力的中基层腐朽现象非常严重,高层再是怎么英明神武,几近于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说倒塌就轰然崩塌了。
如果要举例子,李唐的安史之乱后又呈现繁荣姿态,其实就是李唐中基层没有崩溃;到了明末阶段,作为绝对高层的崇祯想要励精图治,中基层已经腐朽到了没有救的程度,少数几个高层再挣扎也救不活了。
阿娇明明身处其中,作为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将楼氏内部的高效视作理所当然,处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状态。
那么多合格的中基层充斥各个岗位,他们是最直接的接触者,许许多多的麻烦在他们这一层就被处理掉,麻烦没有大到需要楼氏高层苦恼的地步,不止会让楼氏看上去很平稳,不明所以的高层大概只会觉得自己很厉害。
有那么一个现实,既是当前的人们所能得到极其有限,认为是在为了自己的家族奋斗,稍微有所得很容易感到满足,腐朽的速度远远慢于其它时代。
步入到大一统王朝,各级官员只是代替皇帝进行管理,一旦失去了进步的希望,面对不是自家的东西,恐怕就不会多么珍惜,相反会认为墙塌了可以换个地方继续挖,当然要可劲地挖墙脚了。
继续阅读
当然了,春秋时代贵族与国君的相处也有矛盾,只是发生矛盾的时候会很直接。
一个家族的贵族一样会挖国家的墙角,通常还会干得理直气壮,一国之君愿意就给,反之不愿意可以拒绝。
什么情况?
无非就是贵族会直接要求国君赏赐封地或其它,不需要偷偷摸摸去干。
贵族的实力基本摆在明面,国君想要剪除很容易衡量能不能做到。
如果国君认为必须清除,可不是派几个小吏就能解决,绝对需要召集大军将之消灭。
但凡个贵族就有私军,不可能坐以待毙,一定会爆发交战。
因此,春秋时代君臣出现矛盾,极少有国君当即发作,一般是权衡之后选择了妥协。
国君容易妥协的理由太简单,再是厉害的权臣都无法取而代之,让时间去解决矛盾也便是。
毕竟,一代人的矛盾总会在几代人之后消失。
“我会控制好扩张速度,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楼令不是在保证什么。
阿娇说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在接下来,楼令需要去“新田”向晋君周报喜,告知已经消灭林胡这个势力,请求将林胡原本的栖息地划归楼氏所有。
明明楼氏消灭了林胡,将当地实施了控制,为什么楼令需要那么做?
因为只有那么做,原本林胡人栖息的地盘才算是晋国的一部分,有外敌入侵也就等于是在攻击晋国,楼氏可以要求国家的力量进行支援。
楼氏为了不交税当然也能偷偷摸摸控制,只是这样不止遭遇入侵无法求援,同时也是在践踏既定规则。
列国之君为什么允许贵族向外扩张?因为打下来就多了一个收税的地方。
其实,允许贵族向外扩张,同时也是在进行背书,一旦哪个家族玩脱,将会由国家力量介入。
范氏在对赤狄的扩张就属于玩脱,闹到晋国以国家形势介入,后面范氏无法全盘控制赤狄的地盘,相当一部分落到晋景公口袋,部分家族也获得了汤汤水水。
楼氏攻打林胡可没有要求国家力量介入,打下多少地盘有什么其余收获都能落袋。
至于楼氏上报获得了多大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