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少功劳。臣恳请君上同意接纳狐氏回归。”楼令之前已经与晋君周提到过。
当时,晋君周没有给予太明确的答复,只说需要跟其余的卿大夫进行交流。
现在,林胡已经被消灭,从楼令提起再到当日,时间过去了四个多月,同意或是拒绝该给个明确的答复了。
晋君周让宦官将舆图收起来,问道:“狐氏之主有随下军佐来都城吗?”
楼令一听立刻笑着说道:“臣当即派人召唤狐氏之主从‘梁’前来谒见君上。”
晋君周由衷高兴地说道:“寡人登位不足二载,拓土数千里之广。”
这个“数千里”当然不是实数,乃是类似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修饰。
开心的话,晋君周是真的开心,甚至都有种“原来开疆拓土那么简单”的感觉。
“狐氏回归,楼氏添一强大助力,恭喜下军佐了。”晋君周说道。
楼令听了没有惊慌失措。
之前提到过了,再是权臣也无法篡位,顶多就是对一国之君各种隐晦的羞辱。
晋国与其他国家存在区别,其他国家的贵族结盟可不敢明晃晃,晋国贵族与贵族结盟则是摆在明面。
狐氏是在楼氏的帮助下得以归回晋国,哪怕狐氏不想跟随楼氏都不行,没有人会因为狐氏成为楼氏的盟友或附庸感到意外。
这个也是晋君周之前为什么说要询问其他卿大夫的原因。
那是晋君周要确认其余卿大夫对楼氏增加一个盟友或附庸的态度,避免楼氏收了狐氏之后,爆发军事上的冲突。
当然也是因为从国外回归,让事情显得比较特殊。
换作国内的各个家族结盟或是成为附庸,即便国君都只能警告,其余家族想阻止便是以动手的方式。
第一事情解决。
楼令主动提到对齐国的态度,说道:“齐国拒绝听成,臣已经在做率军出征的准备。”
晋君周一定早就预料到楼令的应对,笑着说道:“要不要讨伐齐国,由下军佐与众卿商议,有了决议呈禀寡人。”
讲流程确实也是那样。
这里不是欺负晋君周年少,换作其余国君在位,在晋国一样是那种流程。
所以,楼令当面向晋君周汇报,讲事实就是显得很尊重了。
两件事情讲完,楼令开始与晋君周闲聊,话题主要集中在晋君周过得怎么样,有所需要是不是得到满足。
从两人闲聊的话题,足以证明起码楼令与其他卿大夫对晋君周的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体现在楼令愿意与晋君周聊个人生活,不是见了面只有谈公务。
“小白在都城的时候,寡人时常会召唤入宫一起玩耍。等小白去了齐国,寡人略略显得孤单。”晋君周说道。
孤身一人回国登位的晋君周,他哪怕在单国或周王室有朋友,那些人并没有在“新田”常住。
很凑巧的事情是,很多年前楼令让楼小白与晋君周成了笔友,后来发展到一年至少会互相凑一块玩上个把月。
历史上的赵武为什么能够得到晋悼公的青睐?他俩年纪差不多,互相的遭遇也有太多相同点,经常玩到了一块,很自然就成为政治盟友了。
而在当时,楼令真没有太强烈的意图,纯粹就是看出晋君周聪明又早熟,期望楼小白能够与年纪差不多且优秀的人能够成为朋友。
因此,等晋周成了晋君周,当年楼令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真不是楼令事先有心的部署。
晋君周会多想,只是他再怎么想,不可能认为楼令在晋景公在位时期就料到一切。
晋景公的薨逝是意外,等于事先没有人料到会那么快躺进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