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中兴大将赵四功!(2 / 3)

一时之间,赵平乱如何如何诱敌出城,如何如何血战不退,如何如何以数十骑冲阵数千骑,如何如何带头冲锋先登。

陷阵、斩将、夺旗、先登。

孙传庭不愧是文臣出身,围绕这四大军功,简直要将赵平乱的功绩写成名将话本小说了。

被这种高情节性的故事所感染,崇祯帝听得可谓是如痴如醉。

每每抵达故事的高潮,崇祯帝都会下意识的紧张一阵,生怕赵平乱这大明第一猛将战死沙场。

听闻到最后,赵平乱驻马城头,手持中兴大旗,高呼大明万胜的时候,崇祯帝激动得流下两行热泪。

感觉自己落泪,似乎不妥,但很快又觉得没什么不妥之处。

正所谓,平乱中兴铮铮骨,天子圣泪浩荡恩。

这可是一段能够流传于后世的君臣佳话,应该是这世间最为荣耀的事情才对!

“好!

好!

好!”

泪都已经流了,崇祯只觉再也不用有所顾忌,什么天子威仪,在当前这个时刻,已然不重要。

猛地拍案而起之间,大呼三个好字。

抹掉脸上的激动泪水,崇祯帝只觉神清气爽,这段时间所忧思成疾的郁闷,瞬间一扫而空。

“好一个中兴大旗!

好一个大明虎将!

拿笔来,朕要亲自给这赵将军题字!”

感觉这辈子从来都没有这么畅快,崇祯大声呼和,惊得一众小太监手忙脚乱。

很快,一份朱笔便被准备妥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想了想,崇祯帝便在表功奏折上题下了“中兴大将赵四功”几个朱红大字。

崇祯帝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史官记载,如此趁兴而为的举动,一定会青史留名,传下一段君臣佳话。

正所谓,虎将出关惊天子,御笔朱批表功勋!

一想到后世的说书先生大书特书此段佳话,崇祯帝就感觉到一阵得意。

“皇爷,这赵大人真乃是皇爷福将。

关中剿匪,数他功劳最大。

如今出潼关剿灭闯贼,又数他立下不世头功。

如此人才,又能以中兴大明为己任,实乃难得之忠贞之臣。”

王承恩眼见崇祯如此高兴,连忙又说了几句好话,意图哄得崇祯更为高兴。

要知道,崇祯帝因为国事宵衣旰食,夜不能寐的状态,身为贴身太监的王承恩是最知道的。

眼看着皇爷的白发一天比一天多,王承恩比谁都心疼。

如今好不容易见到皇爷高兴了,自然要让这场中的氛围更为的融洽,更为的持久。

听闻到王承恩的这话,崇祯帝这才注意到,赵平乱的军旗,竟然以中兴为名。

一念及此,崇祯帝更为的欢喜,脑中全是中兴二字。

虎将难得,忠贞虎将,更是难得。

这可真是列祖列宗为大明赐下的一剂中兴良药啊!

“好!

以中兴为名,如此忠贞良将,如何能够不赏?

封赵平乱总兵,兵部左侍郎。”

如此忠贞良将,崇祯帝准备直接让其成为独领一镇兵马的存在。

现在让赵平乱在关内打闯贼,将来让其到关外打建奴,这样的规划,简直如神仙一般的顺畅。

有了这样的一员虎将,大明必然是能够中兴的!

崇祯帝的心思,已然飘向了无限远处,将来祭天拜地,昭告列祖列宗,可谓是风光无限!

“皇爷,那赵平乱不过一秀才功名,又是通过投军营兵的方式参军的,可谓只是一个寻常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