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这叫连环心理锚定(2 / 3)

由菘一旦因为自制力的原因过多贷款,还不上贷款就是必然的结局。

贷款还不上,两万顷良田自然没有了,只要赵平乱稍微狠心一点,压着贷款不让还,每年福王府所拥有的各种税收也就没了。

福王府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靠这两万顷良田和税收。

这些来自于万历帝的恩裳都没了,那福王也就等同于一穷二白了。

这种借贷夺田的套路,就是大户人家兼并田产所惯用的手段。

如此凌厉的杀招,侯敬主如何能够不认识。

可就算看出了这处合约的危险之处,无限贷款的诱惑力,却同样让侯敬主一时难以招架。

太监都是贪财的,没有那个太监能够在一座金山面前淡然应对。

就算深知被剥夺田产的可怕之处,但,侯敬主还是止不住的想要去思考“无限贷款”的可能性。

无限贷款,多么具有诱惑力的说辞。

基于无限贷款所引申出来的杀招,那也同样是凌厉无比。

朱由菘还不上钱,赵平乱便可以按照合约拿田拿税,可若是朱由菘不还钱呢?!

朱由菘一日不还钱,并且还不断的继续借钱,那么就不存在逾期不还的问题了。

我都还没有借够呢,逾什么期?

基于这样的引申漏洞,便可以利用两万顷良田换来真正的无限贷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种资产对赌之中,就看是福王有钱,还是赵平乱有钱了。

很明显,就赵平乱的养兵规模,以及敢于重建洛阳城的魄力,这些方方面面的表象,都在证明赵平乱比福王有钱。

能够皆有规则漏洞以少换多,这种买卖,与天上掉馅饼何异?

想着想着,侯敬主都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这赵平乱,还是太年轻了。

有些时候,不是你想夸下海口,那么便能够夸下海口的。

炫富一时爽,也似乎毫无坏处。

可若是将炫富延续于合同层面,那就是在自取灭亡了。

“福王,要赵平乱立字据,并且询问每年能够贷款出来的银钱上限是多少。

这句无限,只是口头的狂言,还是真的豪言。”

侯敬主凑到朱由菘的耳边,向他传授了能够用两万顷良田换取无限银钱的办法。

只要拿捏住了这一缺陷,赵平乱瞬间便会沦为朱由菘的无限贷款钱庄。

到那个时候,赵平乱的处境,甚至连给福王当佃农的待遇还不如。

毕竟,地里产出的粮食,还要留出一部分给佃农糊口。

可是,在此种漏洞加持之下,赵平乱每年不仅要将地里的收成全部上交,还得继续往外掏大把的银钱。

爱说大话,爱说狂话,在他们这些聪明人的面前,可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被侯敬主这么一提醒,朱由菘的一颗狗脑子也开始飞速的运转起来,一想到其中的精妙处,满心的奸笑差点跃然而出。

田亩的粮食产出,杂税、盐引的收入,其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换成银钱,吃喝玩乐,购置金银珠宝豪奢美姬吗?

现在,面前就有一个年轻的商人,因为不小心放出的狂言,给了他朱由菘一个无限贷款钱财的漏洞。

有了这个漏洞,就算将福王府的所有银钱进项全都给了这赵平乱,那又能如何?

有了赵平乱这个无限贷款的钱庄,福王府的生活,只会更加的奢侈富裕。

甚至于贷款而来的钱财,还能用于重新购买田亩。

要是哪天赵平乱贷不出钱了,那么也算是违约,之前抵押出去的田亩,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