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盗不操戈(3 / 4)

些基本的擒拿手法给张文龙,擒拿手看似复杂,其实就是反关节制敌,杠杆原理,四两拨千斤。

张文龙很聪明,一通百通,只剩下实战中多加练习。

这三天晚上,月光下,张文龙刻苦跟着老李练习套路身法,也是下了苦功夫在西湖边练的满头大汗。

他很拼,他知道老李和六爷对他的厚望,他不想辜负,他用心的记着这些套路,以后慢慢练习熟练。

六爷都教了黑炭哪些呢?

我大致总结一下,理论的我就不说了,下一篇幅我会单独写一篇关于收藏有关的帖子来描述基本收藏之道。

这三天里,六爷先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教起,什么范铸法工艺,什么纹饰特点,什么年代特征,什么器型如何断代,以及如何做旧,如何区分真伪等等。

当时清代青铜器是主流,这个家族青铜器肯定很多,他把青铜器所有的知识都灌输了一遍。

再到玉器,从玉器的种类,从和田玉到翡翠,独山玉,各地地方玉等等的特点教起。

千种玛瑙万种玉,中国产玉的地方也很多,六爷主要讲了和田玉和翡翠,如何鉴别产地,如何测硬度,如何分辨籽料还是山料还是山流水等等。

工艺上从乾隆工艺的精细,明大粗,到汉八刀,再到红山,良渚文化,以及各个远古珠玉讲起,历代玉器的形制特点,做旧方法,纹饰,器型,沁色等等,各种玉器的年代如何断代。

以及打孔,抛光,砣工,拉丝工等等制作工艺特点来鉴别真伪,战国水晶制品的锋利,汉代的王玉时代的繁复,唐代玉器的飞扬,宋代玉器的内敛,甚至连乾隆的痕都斯坦玉器啥样的都仔细描述教给了黑炭。

说起战国水晶制品,插几句,它的风格太前卫了,那些战国水晶珠子,和躺在杭州博物馆的战国水晶杯都形制非常简洁,给人有锋利的感觉,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实物,两千年前的战国水晶杯,和现在我们喝白酒的杯子几乎一模一样。

战国玉器有一种清爽干练之风,简洁明快,从不墨迹,像我的文字,惜字如金......

再到瓷器,他从远古陶器说起,一直说到晚清,每个朝代瓷器的特点,什么汉代陶器,三国两晋魂瓶,鸡首壶,唐代北白南青,邢窑如何类银似雪,五代为啥邢定不分,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湖田窑,建窑,龙泉窑,寿州窑,磁州窑,耀州窑,长沙窑,辽三彩,唐三彩,等等各大着名窑口的特点,价值,真伪鉴别要点,都一一倾囊相授。

就是一个浙江龙泉窑系都几十个窑口,六爷从大窑龙泉到溪口窑,小梅窑,同安窑等等每个窑口胎足,釉色,细节都仔细描述教给他,江宁府离浙江很近,碰到这类东西的概率很大,后来证明,六爷判断非常准确。

六爷又教给他历朝历代官窑的款识和样式,总之,没有任何保留。。

一个瓷器如果你能全部弄明白真假,要精通历史学,纹饰学,形制学,胎土学,美术学,文字学,痕迹学,化学,丧葬学,风水学,概率学,统计学,甚至哲学和心理学。

每一个朝代的瓷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造假,如何分辨是否接底货,这些基本辨别真伪的知识六爷也都教给了黑炭。

黑炭努力记着,他没有看到实物,但是脑子里乱七八糟的知识挤满了一脑子,还好他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这天赋据说遗传。

最后,六爷又把老的石雕木雕,金银器制作和鉴别以及各朝代金银器的工艺特点,字画鉴定作伪等等,都倾囊相授。

他说没说元青花不知道,但是我估计元青花肯定不是现在讹传的几十年才定为元代。

我曾经见过一些元代瓷片有明确纪年,虽然非常稀少,也说明元代有青花瓷,六爷他们这样的行家肯定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