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文龙截疟(2 / 3)

病人针灸见效,也很兴奋,他对自己的医术更有信心了,而且越来越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儒成医,过目不忘又读书万卷的张文龙,这一天,成了妙手回春的神医……

后来,革命时期,张文龙参加了革命,他建立医馆,救治了无数百姓和受伤革命同仁。

张文龙是自学成才,全靠慧根和勤奋!

中国自古就有疟疾。为什么叫疟疾?先秦两汉是汉字形成时代,当时这个病危害很大,“疟”是“疟”的简写,而“疟”是一个会意字,你看一个疒字头,里面是一个虐字,而虐字从虍,象虎足捉人,本意就是残暴,所以取名为疟疾!

这是一个很残暴的疾病,很可怕的疾病。

最早发现疟疾病名的时期,大概是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还有资料说更早的殷商时期就有疟疾了。

比如春秋《左传》有这样一段记载:鲁襄公七年,“子驷使贼夜弑禧公,而以疟疾赴于诸侯”。

这就是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国家机关干部,派人把他的领导杀死了,他假托说领导是患疟疾死掉的,以这个为幌子,向他当时的兄弟国家汇报。

这一次,疟疾背了一个锅,但起码我们知道,那时候已经有疟疾这个病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隋代巢元方在他主编的《诸病源候论》写道: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

巢元方这里说的瘴气,指的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恶性疟疾。

巢元方认可疟疾是个传染病,并且认为岭南这边更多,而且更凶猛,病因是瘴湿毒气,而且是在山溪清水之中较多。

这个认识目前看起来肯定是不对的,疟疾并不是什么毒气导致,而是疟原虫引起。

但巢元方概括的东西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知道该病是外物引起,他认为是毒气,实际是疟原虫。

而且他认为深山中小溪边清水旁较多,这是对的,因为那里蚊虫最多。

蚊子携带疟原虫,咬了人,自然人就会发病。巢元方能观察整理到这个客观事实,是很了不起的……

今天,张文龙也很了不起,他用竹针缓解了雷霆的高热和头疼,雷霆的病症还没有彻底治愈,张文龙等着天亮回雅加达,他要继续给雷霆治疗疟疾……

雷霆被扎了几针之后,居然自己可以蹦跳的活动了,和刚才奄奄一息判若两人!

梁风几人看着雷霆精神状态,梁风心下感激,他从不言谢,还是拍着张文龙肩膀说道:“谢谢兄弟!”

张文龙腼腆一笑,安慰道:“明天回去我就能给治好,雅加达治疗疟疾的草药还是很多的,大清朝的砒霜都大量出口到南洋,你猜干什么?”

梁风现在高兴了,罕见的开了一句玩笑:“干什么?南洋需要砒霜毒死武大郎?爪哇岛也有很多潘金莲?”

张文龙神秘一笑:“不,砒霜可以治疗疟疾,还有你家乡的中药材常山,我们北方满山遍野的青蒿……”

梁风夫妇愕然,他俩对视一眼,很惊讶这个年轻人怎么懂的这么多?对雷霆的病情治愈更有了信心。

梁风是蜀地人,他知道常山这个中草药,也听说过常山能治疗疟疾。

明末清初着名的医学家李士材治疗疟疾也颇有心得,他在医案里提到:常山截疟如神,劫痰疗疟,无他药可比.....

殊不知常山发吐,惟生用多用为然,于甘草同用亦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少许,每见奇功,未见其吐也……

在古代,传统医学治疗疟疾里面,中药常山是关键的主角,据古代医家们的记录,常山抗疟疗效卓着,唯独引起呕吐这点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