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问鼎南洋(2 / 3)

德说道:“罗芳伯堪称与华盛顿并列的世界伟人之一。”

但是我们中国人知道他的事迹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兰芳共和国处于现在的马六甲海峡附近,如果当年乾隆皇帝答应了罗芳伯的归附,历史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后来的荷兰人侵略中,虽然兰芳共和国的政权被推翻,但是它在当地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历史痕迹。

兰芳的开明统治不仅仅是存在于纲领构架中,而是确实落到了实处。

比如根据荷兰人的观察,地方上的官僚确实是民选的,普通的农民见到地方的大哥、长老乃至大唐总长本人,都可以不用三叩九拜,只用简单行礼即可。

在客栈、酒楼中,普通人也可能遇到总长等高级官僚并找他们攀谈;罗芳伯在任职的19年中,也经常性地倾听民意,只要有时间就会接见平民。

想一想,罗芳伯真的好伟大!

在对外关系上,兰芳作为最大的华人政治实体,不仅代表本族群与荷兰人谈判,争取荷兰治下华人的待遇提升,而且还构建起自己的小小宗藩体系。

除了本国的省、府、县,还有戴燕、上侯、新董等附属地。

比如兰芳公司分封了华人统治的戴燕王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戴燕王国的开国华人君主是吴元盛,也是梅州客家人,骁勇善战,最初也是一个小金矿的矿主,后来和罗芳伯结拜为兄弟。

兰芳立国后,为了给国家设置外藩屏障,于是给了吴元盛额外的封地。

这个封地就是位于兰芳疆土上游的土着人的戴燕王国。

由于当地的印尼人素来以劫掠华人、对华人船只收税为主要经济来源,远近华人不堪其扰,于是吴元盛进行了南亚版的白衣渡江和荆轲刺秦。

他一边遣使进贡作为幌子,一边制造大船,招募亡命之徒躲在船舱中,趁着夜色突以贿赂的方式,逆水行船通过戴燕土人在河道上的关闸。

同时他亲自带着4个死士、手捧藏着喂毒匕首的金盘,先行进宫朝拜土王。

在趁着土王接过金盘的时候,突然用匕首将对手刺杀,并让死士们里应外合,让船上的人马根据约好的信号,火速下船直取王宫,擒杀了大部分酋长家属。

随后这些敢死队遭到了酋长遗孀调来的人马围攻。

按照事先的约定,吴元盛将写有求救信的竹片和木板投入河中,顺流而下、漂回兰芳境内。

早有准备的罗芳伯迅速整军来救,将戴燕土人彻底降服。

作为奖励,戴燕王国成为了吴元盛的领地,而吴元盛则直接称王,成为一方土皇帝……

在他去世之后,由于王子年幼,受到土着风俗影响的吴家人甚至让吴的遗孀继任女王,直到吴家长子成年为止。

兰芳的政体,其开明性是建立在地方宗族体系,和江湖会党体系在海外的延伸,为了团结来源不同的福建人广东人和客家帮派,避免内斗消耗实力,从客观上形成了相互牵制的权利结构。

地方民众的全民皆兵、较高的武器持有率,也是遏制单一地方派系做大的制约因素。

1793年6月8日,《泰晤士报》在第一版头条称赞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新生政权,就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报纸还评论道:“兰芳共和国的国力虽后于西方诸国,其意义却不逊1787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民主共和走向。

兰芳大统制与美利坚合众国,虽有疆域大小之不同,人口多寡之各异,但确实是民主政体的国度。”

这是海外华人在海外进行开明政治的一个尝试,其对于世界历史的进步意义虽时常被忽略,但却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