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匠人罗慕班(3 / 4)

不错!我们老祖宗就曾经用风筝纸鸢当做战争武器攻击敌人,这风筝说来还是淮阴侯韩信发明的呢!

他用风筝用来测试敌人阵地距离,才有了风筝传下来。”

老李领兵打仗多年,对这些兵法战策都有研究,也喜欢读书。他并不是大老粗,懂得很多知识,不过风筝却不是韩信最早发明,老李说的有误。

楚汉相争时期,汉朝大将韩信领兵攻打未央宫,因为不知道地道距离,无法选择合适的攻打路径。

这时,他就想出利用风筝去丈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如此一来便计算了精确的有效距离。

除此外,在攻打楚国时,韩信还将牛皮、竹子、麻绳等材料利用起来,风筝上面再架上竹笛,做成了有声音的风筝。

在楚霸王被困垓下之时,将有声的风筝放于空中,竹笛随着空气流通发出笛音,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

一时间楚军士气涣散,这也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众多风筝空中鸣啸能够达到千军万马的气势,利用风筝来扰乱军心,也凸显了韩信的智慧。

韩信只是利用了风筝作为工具。

史书记载最早发明风筝的应该是墨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墨子·鲁问》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制作风筝,可惜他用时三年才制作完成,飞了一天就坠落了。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就是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称为“木鹊”,可以在天上飞三天不掉落。

鲁班曾经负责为国家制造攻城武器,他发明了云梯,曾经用风筝测量城楼高度。

东汉班固所着的《汉书》记载有奇士利用风筝在空中飞翔,这位奇士被誉为近代滑翔机的创始者。

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

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都有历史记录。

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

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也开始有人把风筝叫做纸鸢。

明朝时期有一种叫做“神火飞鸦”的风筝,其实就是装着炸药的风筝,利用风筝的轻盈飞向敌军的上空然后松掉筝线,炸药就会爆炸,风筝已经成了武器。

这些说明风筝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关于风筝的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它诞生于3500年前的印度尼西亚境内,也就是现在兰芳共和国所在的婆罗洲和雅加达一带南洋地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时的航海家习惯于观察风向,这一系列岛屿的居民都可能是第一个放风筝的人。

然后,该工具传播到太平洋和亚洲大陆,风筝直到西方后期才出现。

1241 年,鞑靼人在战场上使用它来吓唬他们的敌人,该工具高空喷出火焰和烟雾,曾经吓坏了波兰士兵。

总之,风筝不是一个国家的产物,应该是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时期陆续独立发明出现的,而且最早是用于军事目的和气象观察,后来成为娱乐工具。

不过,我们的祖先把风筝利用的应该是最完美,和有悠久历史记录的。

美国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的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今天,在婆罗洲的洄唐镇,罗老五要设计一种能空中用弩箭攻击地面,还能投掷煤油桶的风筝纸鸢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