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就是你们猜的那个(2 / 3)

问题的片段,放出去都能当优秀文案来用。

“最后,我来给大家念一篇个人觉得你们当中写得最好的文章,”孙教授停顿片刻,接着道,“这篇文章我不知如何评价,念完后你们可以讨论一下。”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这篇文章是写的太好还是太烂?难不成这篇文章写的太复杂了?

楚冥第六感作祟,直起身子,挺直腰板,手中转动的笔也放下了。

咋感觉老师的眼神总往自己这里瞟呢?

这个地方在角落里,老师你眼睛看得这么斜,一定很累吧!

果真如楚冥所料,孙教授念的正是那篇《背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以往当然要费劲些。我原本要去的,他不愿,只能使他去。”

“看见了他戴着黑布小帽,衣着黑布大长褂,深青布夹袄,步履蹒跚地来到铁路边,渐渐地探身下来,尚不大灾。”

“等他的背影渗入来来去去的人里,再找不到了,我便进去坐着,我的泪来了。”

……

孙教授念完,原本气氛十分活跃的班级氛围,突然沉寂下来。

大家许久未说话,都沉浸在这篇散文之中。

直到有人小声同周围同学讨论后,班级才重新活跃起来,激动无比的同旁边的人讨论这篇散文。

看大家讨论了有五分钟,也快下课了,孙教授问:“有没有同学主动来发表一下观点?直接站起来发表即可。”

“这篇散文文字十分简单朴素,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用词口语化,十分平实。”一蓝衣男生站起来说。

马上就有一名扎着高马尾的女生站起来:“虽然名字叫《背影》,但其实散文里面写的背影并不多。”

“能看得出这篇散文发自作者的内心,情感相当真挚。”

“展现了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伟大的父爱,朴素的语言使得这种情感更加的真挚。”

……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踊跃发表观点,能给自己加印象分,在场的人都是追求高分数的人,当然一个比一个踊跃了。

按以前楚冥会为了分数而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大家能看得出来,这种书呆子不擅长和老师打交道,便通过课堂来给自己增加印象分。

但今天,楚冥周围的人都发现,他缩在角落里,一点也没有想参与的样子。

孙教授作了总结,带着极为欣赏的语气:“文章以白描的手法,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父子间的深情,这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难忘啊!”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一观点。

读一遍还不觉得,看着大屏幕上的文字,他们欣赏了一遍又一遍后,才骤然发现这篇文章富有魔力,都想着下课后赶紧给自己的父亲发个消息了。

还有两分钟就到下课时间了,见没有课堂任务了,坐在后排的同学有人大声问:“老师,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啊?”

之前优秀的学生老师都点出来了,还号召大家可以多去问问他们如何写出这种文章来的,咋这篇最好的老师没说嘞?

孙教授一拍脑袋,自己给忘了。

底下声音叽叽喳喳,有人开玩笑说:“反正不是我写的。”

“我猜是田书材写的,往年每次都是他写的文章最好。”

“我猜也是。”

“加一。”

至于为啥没人猜楚冥,虽然他每年都拿奖学金,大家也很佩服。

但那毕竟是应试考试,楚冥虽然够努力,但老师也讲过他的文章,规范挑不出毛病,但偏偏少了一份灵气。

往年写作课堂上,表扬的最多的,其实是爱发表文章,屡次拿奖的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