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铲子玉米粒,高高扬起,轻轻的薄薄的皮儿随着风飞走,玉米粒子落回在了原地,几下子,就能把里面的杂质弄个七七八八。
姥姥和姥爷又给两个儿子家把玉米粒子弄得板板正正的,帮着他们卖出去,才算是完成今年地里面的任务,可以好好休息一个冬天,干过年来开春,儿子家里有活,还得帮着干。虽然说儿子们各自成家立业,他们也可以退休了,但是这些农村人,干了一辈子的活,怎么能在身体硬朗的时候就选择偷闲?自己心里头过不去,说出去,也是怕人笑话,村子里面的老人,很多都是干到下不了炕,才勉勉强强选择休息,安享一段短暂的且大概率是疾病缠身的晚年。
姥爷隔着窗子就已经看到了刘二姐骑着自行车拐进来,宋向文跟着刘二姐还在从自行车把手上往下拿塑料袋的时候,姥姥就已经在下炕穿鞋子了,等到宋向文和刘二姐进了小屋门,姥姥已经打开了里屋的门迎了出来。
“文文,来了,怎么没上学呢?”姥姥满脸笑意,接过来宋向文手里的猪蹄。“还带着这么多礼物,不用带了以后,嫩爸爸嫩妈挣钱不容易,买这些东西大贵贵的。”姥姥把手里面的塑料袋放在饭橱上,把里屋的门推的大一点让宋向文和刘二姐进屋。
“文文,跟你姥姥说话,说这是我买给姥姥姥爷吃的。”宋向文刚进了门还没准备好喊人的时候,姥姥就从屋子里面迎出来了。见了长辈要叫人,是大人们从小教给孩子们的道理,宋向文一瞬间的慌忙中小声的喊了一句姥姥,就递出去了手上的塑料袋。刘二姐没听到宋向文叫人,下意识地就接过了话,“你说说俺家来这个小孩,见了他姥姥也不知道叫,你发了财了?”刘二姐调侃的提醒宋向文喊人,宋向文扭扭头,说着,“我喊了。”
每次这种场面,宋向文都会感到紧张,所有大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自己身上,拿自己打趣开玩笑,自己害羞的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节假日来的时候,亮哥表哥都在家,自己还能去找他们玩,起码代沟相差的不是很大。但是今天自己是生病请假的,两个哥哥都去上初中了,宋向文感到诧异的是,姥姥家离自己这么远,两个哥哥竟然不在宋庄小学上小学,也不在陈屯小学。
坐在姥姥家的炕上,听着刘二姐跟姥姥说自己家里都感冒了,刘二姐说宋召华头铁不吃药要硬生生扛过去,她本来也不打算买药,是因为宋向文感冒了,这才带着他去看病的时候顺便量了个体温,买了点药。说完了感冒,刘二姐又说宋向文奶奶上五七坟的时候,找了个上门炒菜,菜做的多么多么实惠,一点都不用动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姥姥一贯都是倾听为主的,时常发出两声应和,像什么,“就是”,“对”,“嗯就这样”来表示认同。
宋向文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他不知道的,而且跌宕起伏的村里面的故事,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他都是亲历者,就没什么兴趣去听。
“文文,你去你大舅家看看,恁大舅给你杰哥哥买了个好东西,大贵贵五六千,叫个电脑,咱也不知道怎么弄的,还会出动画,真好那个东西。”姥姥看着宋向文在炕上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就让宋向文出去玩玩。
电脑可是个好东西,宋向文第一次见是在宋飞扬家里,大头电脑,没联网,但是却能玩游戏。宋飞扬说那是电脑自带的,带着好几个,什么蜘蛛纸牌、七巧板、太空弹球,有的时候几个人闲的无聊了,就去找比他们都大的喜喜,喜喜会操作电脑,其实宋飞扬也会,只不过他爸爸不让他玩,怕他上瘾。喜喜就带着几个人去宋飞扬家,把几个游戏都玩一遍,当然是他玩,几个孩子看着,他怕几个孩子把电脑弄坏了。
除了宋飞扬家,孙奥家里也有,只不过已经坏掉了,开机都开不了。上了三年级,宋庄小学开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