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听见这话,可就没今日这般简单了。”陈春燕咬牙切齿恶狠狠的说着。
“大哥,只有你和小川过得好,我和小妹才能过得好。我们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你要是实在想给,那就早些娶个媳妇回来帮大伯娘。”陈春燕打趣笑道。
“我错了,我的好妹子,你小声一点。”
“错哪了?”
“我不该胡说八道,惹妹子生气。”陈夏阳求饶
“知道就好,下个月,大哥记得来帮我的忙。”
“大妹,天色尚早,带我去瞧瞧你地里的瓜。”去年县衙修整房屋,陈夏阳跟着接了差事的主家一起去送瓦砖,正巧看见有人给县太爷送了数个夏瓜,这夏瓜的名字还是主家告诉他们的。
“好啊!”陈春燕没有告诉任何人,她不仅在沙地里栽种了夏瓜,还在后院也栽种了好几颗夏瓜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青山村的村民们天微微亮就起来了,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拿着镰刀去地里收庄稼。
陈春燕也没有例外,她早两日就做好了吃食,也提前打扫出晒垫(一种竹子编织的工具)。
陈春燕瞧着眼前的两亩水田,这也太大了吧!这么大的土地,却只能产出六石粮食,太少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签到】
【恭喜宿主签到10斤精米。】
【逍遥,为什么签不出粮种?】
【许是与宿主的缘分未到。】
阿悠心梗,不想再说话,只好化悲愤为力量。
陈春燕收割稻子的速度与节奏逐渐加快,这不是她第一次收割稻子。早在十五六岁时,她就曾与家人一同收割稻谷。然而,那时的她更多的只是参与其中,不到两个小时便放弃了。她深知种田的艰辛,却未曾真正的感同身受。直至今日,她才恍然大悟,那时的自己是多么幸福。
系统空间内的青雀似听见阿悠的内心想法,轻叹了一声。
临近正午的阳光越发毒辣,陈春燕灌了一大杯水才稍稍缓解,她并不用做午食,但她不能不开火,陈春燕烧了两锅水,这样傍晚回来就不用太忙了。
简单吃过午食,又休息了一个时辰,陈春燕拖着有些酸胀的身体去地里,收割完稻子,还要脱粒晾晒好,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交上赋税和人头税。
这两项税收陈春燕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有另外两项她是能够避过去,那就是之后的徭役和兵役。
这还是陈春燕某一天偶然间听到陈春英说起,才从原主的记忆里扒拉出来的。原来当年,陈老爷子虽和两个儿子分了家,但这户口却并没有分开。陈春燕之所以会拥有独立的户籍,还是陈母在去世前几个月,和陈阿爷一起去县衙办理下来的。
此事,陈春燕也只是想了一下,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且原书内容里并没有描写到战役,而且陈阿爷与陈大伯一直生活在这里,他们肯定会有自己的应对办法。
紧赶慢赶下,陈春燕总算收割好稻子,脱粒晾晒完成后,又是新一轮的收割玉米大豆,又是整整两亩地,期间陈阿爷,陈大伯,陈夏阳都有来帮陈春燕一起抢收。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秋。
赶在最后前两天交完赋税和人头税,陈春燕脚步轻快的去杏林堂,将这段时间采晒好的草药卖了,又是一笔收入,陈春燕轻呼一口气。
“陈姑娘,若是不急着回村,可以去镇上的悦来酒楼走一走。”药铺的学徒对买了几贴风寒发热药的陈春燕提议着。
“多谢沈小哥,我一会就去转转。”
悦来酒楼是十里镇上最大的酒楼,没有之一。它声名远扬,规模宏大、装饰豪华,更因其菜品丰富味道鲜美而备受赞誉。然而,这里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