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有压力吗?(2 / 3)

再有类似情况想要申请一笔经费的时候,

也会变得比现在困得多。

整个EAST都有可能完蛋。

对于莫道的个人发展来说,更不用说。

“按照目前的情况,Q值是能够达到0.8的。”

莫道摇了摇头,神情还算平静。

即便莫道是经历了无事的上一世,

情绪稍缓和一点。

但指望他和寻常人心态一样,显然还是不太可能。

他会有什么压力呢。

如果失败了,他只会自己砸钱,让EAST再来一次。

另外,

他是知道,在未来,在超导和湍流理论,AI技术没有那么大的质的突破下,

基于现在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模式,

Q值是有提升到过0.8以上的,他现在只是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一些。

旁边,

洪教授认真望了望莫道,然后再笑着说道,

“你还挺自信的。”

笑完了过后,洪教授再认真地说道,

“不过这样就很好。你也不用感觉到有压力。虽然你拿出了方案,但事实上,这个大调整的方案是我们所有人认同的。”

“我们现在做这份大调整,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判断它是对的。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判断,那出了什么事情,自然也是我们自己负责。”

“用不着莫道你来承担责任和压力。”

整个理论团队,倒是没有掩盖莫道在这份方案中做出的主要贡献,

但在申请经费,确定这整个大调整时,

继续阅读

包括EAST的负责人张院士以及洪教授等人,是主动向上揽下了责任。

说明了,如果这次调整存在问题,那也是他们的判断和决策出了问题。

和拿出方案的莫道没有关系。

他们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和所有后果。

莫道望向洪教授,

“谢谢洪教授。”

“哈哈,不谢。下次再有类似方案的时候,你还拿出来就行。”

……

虽然整个研究团队一众研究员,都紧锣密鼓,斗志昂扬的快速推进着进度,

但整个大调整和升级,最终还是花费了超过四个月时间。

四个月时间下来,

整个EAST从外观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变化,

主体依旧呈现原先的模样。

但其中的软硬件,各处能够调整的地方,都出现了大量变化。

最终,

洪教授提到的,需要承担后果的意外,还是没有发生。

装置各系统在做完调整过,都有单独运行过,一切进行的都算是顺利,

偶有问题,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然后,

关键的那一天还是到来。

18年,五月中旬。

在确定完成EAST的整体调整升级过后,

大调整后第一次运行的时间也被确定下来。

……

当天,华新社一位副社长作为记者,也是唯一的媒体,进入到EAST的室内实验场。

华新社会拍摄下这次实验的过程,

不一定所有内容都能够被报道,

但将作为历史资料,留存在历史中。

如果未来可控核聚变能够成功,

那这次实验如果的确能够达到0.8的Q值,

那同样会是整个可控核聚变研究历史中,重要的一个节点。

所有EAST的研究人员,也都悉数到场,见证着绝对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