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为何不做呢?”朱慈烺重重点头的同时,也提出了问题。
“可是打仗就要死人的。”朱常武又开口了,“且这般打下去,还不知道以后会死多少人,长此以往,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我们此举有违天和,甚至是穷兵黩武,然后把罪人的名头扣在我们身上。”
“他们这是诬陷,这是在放屁。”听到这里,朱慈烺变得激动了起来。
“老师,打仗是会死人,但我们现在有伪倭军团、伪俄军团还有伪骑军团,打仗都是他们为先,我们明军在后,是死不了多少人的。至于说穷兵黩武,指的是像隋炀帝一般,为了打仗而把国家折腾穷了、折腾散了。可我们并没有呀,相反,因为战争,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了,汉人百姓的地位也随之而提升了,这怎么能一样嘛。”
听着朱慈烺的侃侃而谈,朱常武随之大笑了起来。
刚才之言,又何尝不是朱常武的一种考校呢?
以系统之力,以朱常武之能,原本大明内部的问题早就应该解决了,可就是因为崇祯的猜疑,使得内部问题不断,总是解决了一个,又冒出来一个。
说实话,朱常武给崇祯擦屁股,擦得有些累了。
有这个时间,他都不知道率领明军打下了多少的地盘,灭了多少的国度。可是现在,就因为崇祯的个人性格,而不得不一次次将伸出去的矛头缩回,回来解决自家内部的事情。
朱常武所率的明军还没有打出太远,现在回到京师还好一些,不会耽误太多的工夫和时间。
可若是以后他去了西方呢。那个时候回来一趟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到时候难道还要继续的给崇祯擦屁股不成?
那与其一次次的在这样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倒不如直接就换一个事少而支持且不怀疑自己的皇帝。
人们都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朱常武不需要身后之人有多大的本事来力挺自己,他只要求不要生那么多的事端,可以让他一心一意扑在对外战事上便足矣。
但就是这个一个小小的要求,崇祯还是满足不了,这不得不让他产生了换帝的想法。
换帝不是自己做皇帝,朱常武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打仗、灭国甚至是灭族都没有问题,但说到要治理一个国家,不仅繁琐,更是极耽误时间。
朱常武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
他不可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与那些文臣相斗的事情上,那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皇帝的位置,朱常武从来就没有想过,他只需要有一个可以支持自己所有行为的皇帝就可以了,而刚才一番的提问,包括朱慈烺的回答,很显然,符合了他的心意。
现在看来,朱慈烺的一些想法显然更符合以后朱常武对外的政策,那何不支持他当皇帝呢?
至于崇祯,不是说他不勤政,可拥有这个习惯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好皇帝。
就像是同在一个班学习,未必勤奋的学生就一定会有好成绩一样。有时候,天赋还是很重要的。
崇祯不是坏人,也不懒惰,甚至没有什么恶习,但就是心眼太小,疑心太重。相比于朱慈烺,他已经不符合现在大明的发展规划。
即是不合适,那就换下来好了,想必以朱慈烺的性格,那当了皇帝也不会对崇祯如何,那接下来好好享乐,当一个太上皇不好吗?
心中打定了主意,朱常武也就不介意说出来,至少要让朱慈烺提前有一个准备。“太子呀,你要记住你刚才说的话,然后当一个好皇帝,为大明的发展尽心尽力。”
“老师,这是自然的。”朱慈烺未想那么多,以为说的是以后的自己。毕竟他现在是太子,那以后就会是皇帝。
眼看着朱慈烺还是没有听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