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五月,对于汉武帝刘彻而言,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窦太后的离世,彻底改变了整个政治格局。 窦太后,这位在汉室宫廷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其影响力在过往的岁月里,始终对刘彻的执政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她秉持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权力意识,使得刘彻在诸多决策上,不得不谨慎行事,难以完全施展自己的治国抱负。 在窦太后生前,刘彻的一些改革主张和政策推行,往往受到重重阻碍。例如,在军事战略上,刘彻渴望积极对外征战,拓展大汉疆土,但窦太后主张的是保守的防御策略,这让刘彻的军事雄心难以迅速实现。 然而,随着窦太后的去世,刘彻终于得以摆脱这一束缚,完全掌控了朝政大权。这意味着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构想,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他开始大力整顿朝纲,选拔贤能之士,加强中央集权。 此时,随着儿子彻底的掌权。王娡多年以来,在窦太皇太后面前的隐忍和退让,也终于画上了句号。她和她所代表的外戚势力,也正式超过窦氏一族,成为了最强大外戚集团。 窦太皇太后去世后,刘彻借口许昌和庄青翟,因办理丧事不力,果断地将二人罢免,由此展现出其雷厉风行的执政手段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紧接着,刘彻起用了自己的舅舅田蚡,担任丞相,大司农韩安国出任御史大夫。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刘彻对田蚡几乎是言听计从。 田蚡凭借着这份信任,权势日益膨胀,专横跋扈到了极致,甚至出现了“权移主上”的局面。例如,在官员任免方面,田蚡肆意安插亲信,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得朝堂之上的权力天平逐渐向他倾斜。 然而,刘彻毕竟是一代雄主,他很快察觉到了田蚡的越界之举。通过一系列的暗示和敲打,刘彻让田蚡有所收敛,不敢再像之前那般肆意妄为。 与此同时,刘彻对于窦氏势力,则日益疏远。窦氏曾经在朝廷中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庞大的势力,但随着刘彻权力的巩固和政治策略的转变,窦氏逐渐失去了往昔的荣光。 终于,公元前 131 年,借灌夫骂座这一事件,刘彻处死了窦婴。这一举措,彻底宣告了窦氏势力的衰落。而不久之后,田蚡也离世。 原来,灌夫骂座这一事件,发生在元光四年的夏日,田蚡风光无限地迎娶了燕王的女儿为夫人。王娡特意下诏,要求众多列侯以及宗室成员纷纷前往道贺,以彰显此次联姻的隆重。 那盛大的酒席之上,本应是一片欢乐祥和之景,然而灌夫却与田蚡,起了激烈的冲突。起因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言语碰撞,又或许是长久以来矛盾的积累。总之,这场冲突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灌夫的冲动之举,让田蚡大为恼怒,遂将其扣押。 窦婴,这位重情重义之人,为了拯救灌夫,毅然上书武帝。武帝深知此事的复杂性,决定让窦婴和田蚡当廷申辩,以辨明是非曲直。 王娡对此事极为关注,派人小心翼翼地探听消息。当得知事态的发展不如她意时,她满心愤怒,开始绝食,并不断埋怨武帝,认为武帝处理不当,未能顺从她的心意。 后来,在元光五年的十月,灌夫及其家属全被定罪,这一判决犹如一道沉重的枷锁,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十二月,窦婴更是被弃市于渭城,结局令人唏嘘。 汉武帝自从窦婴、灌夫的事发生以后,内心虽对田蚡的种种举动,深感不满,但碍于太后的情面,只能选择容忍。毕竟太后在宫廷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武帝不得不考虑其感受。 元光六年,田蚡在看似荣华富贵的生活中病逝。然而,命运的车轮并未停止转动。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被发觉。等到汉武帝听到了田蚡和淮南王勾结,以及接受淮南王钱财的事件,不禁怒从中来,气愤地说道,如果武安侯还在的话,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