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风波恶(2 / 3)

视频兴起后,电影公司在面对媒体时没有那么霸道,但依旧不是什么小报社敢得罪的。

哪想在八十年代,作为国内制片厂的领头羊和老大,被几家报社的批评文章吓到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在他走神的时候,底下已经讨论起来。

“这些报社是疯了吗?为什么揪着我们不放?”

“是啊,这都改革开放了,难道还想禁锢人们的思想不成?”

“会不会是中影在使绊子?”

“不会,中影难道不想赚钱?”

“难说,会不会是杀鸡儆猴。”

“嘶,还真不好说。”

韩平皱起眉头,觉得大家的猜测没有说到点子上,而且,他实在不觉得报社的批评能对电影造成多大影响。

只是……他转头看向张华勋,他发现张导神情憔悴,状态看着比受伤时还差。

韩平小声询问道:“张导,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我倒希望只是身体不适。”张华勋苦笑道。

实际上,他现在状态有多差只有自己知道。自从《光明日报》带头批评他,其他报社跟进炒作后,他在巨大压力下,开始整宿失眠,头发更是大把脱落。

不是他心里脆弱,而是对他批评换谁都坐不住。

很多电影评论家还没有看到影片,就给影片定性,说《神秘的大佛》艺术格调不高,说该片充满了庸俗的噱头和蹩脚的形象。

还有人批评张华勋:“单独追求票房价值,搞血淋淋的感官刺激。”

有人给张华勋扣帽子,说他执导《神秘的大佛》是艺术的堕落,影片像50年代的《火烧红莲寺》,宣传野蛮残暴。

面对各种否定和铺天盖地的责难,他就是想为自己发声都没地说。

韩平忍不住问道:“张导,不就是媒体的批评声吗,我们反驳不就好了,有什么严重的?”

“小韩,你太年轻了,不懂。”张华勋摇头道。

难道还有什么深层原因不成?

韩平大感好奇,追着询问,张华勋想了想,也怕他年轻不小心犯错,便决定给他讲一讲他们在担心什么。

“小韩,你知道去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电影《苦恋》吗?”

“有点印象。”

“那你知不知道那部电影被禁了。”

“啊,为什么?”

“就是那些你不重视的报社批评《苦恋》不利于人民、不利于社会、不利于国家。”

韩平不满道:“这不是……这不是胡搞嘛!”

“等等。张导,我记得《苦恋》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吧?小说也被禁了?”

“没有。”

韩平心里不忿,脱口而出道:“为什么小说不禁,禁电影?”

“电影是唯一能进西海子的艺术,唯其能进,所以麻烦。”张华勋意味深长地回答道。

韩平闻言,脸色一变,因为结合特殊时期,高层对电影确实很矛盾。

矛盾之处在于高层也就是宣传口希望电影能起到振奋人心,宣传制度优越性的作用,可实际上人民早已厌烦那些伟光正的样板戏。

宣传口和电影局只能寄希望于电影厂能发挥桥头堡作用,可搞艺术的嘛,并不是那么循规蹈矩的。因此拍出来的电影,自然会刺痛一些人的神经。

韩平来自后世,非常能理解宣传口和电影局。毕竟涉及到意识形态,在哪个国家都是大问题,甚至号称文明灯塔的美利坚做的更过分。

“张导,难道咱们厂的《大佛》也会被禁?”

理解归理解,一旦火烧到自己身上,他也很难接受。

张华勋面色沉重,低声道:“我们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