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汪厂长抖起来了(2 / 3)

钱主任正想反驳周经理的话,可听到票房后,整个人都惊呆了。他咽下口水后,声音沙哑的询问道:“燕京城不过卖了十五个拷贝,就产生了十万票房?”

周经理不无遗憾的点点头,“是啊,燕京地区的潜力很大,群众兜里有钱,观影热情又高,就是分配的拷贝太少。150多家放映场所,哪怕分配七十家放映场所,对票房的提高都是你我所不敢想象的。”

“加印,必须加印。”钱主任越想越激动,甚至隐隐有些后悔之前公司的决定太保守,这得少赚多少钱啊。

周经理点点头,加印是必须的,只是向洗印厂订购多少拷贝也是个问题。

别看这些随着全国年观影人数突破293.1亿人次,电影产业一片大好,中影靠着发行变得财大气粗起来,可发行拷贝还是非常谨慎。

这也是早年间得到的教训太深刻,即使最近两三年日子好过不少,他们依然不敢大意。

再者,别看全国日观影人次在七千万左右,可这里面有很多钱都是中影和电影公司收不上的,甚至很多老少边穷地区的拷贝还要中影补贴。

所以,中影和影院真正能赚到钱的也就是市和县两级地区。其中燕京等一线城市,以及东部人口稠密地区才是真正的电影票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加上现在的放映体系,四百到六百个拷贝已经是极限。

那么,《神秘的大佛》极限又在哪呢?

沉思许久后,钱主任对周经理吩咐道:“暂时向洗印厂那边下单两百个拷贝,如果观影人次和上座率足够理想,公司再增加拷贝也不迟。”

“主任,我明白了。”

两百个拷贝对洗印厂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难题,只要钱到位,洗印厂那边非常好说话。

这边洗印厂火力全开,那边电影院人满为患,全都是想要看《神秘的大佛》的观众。

……

这天,朱霖的父亲下班后,拿起一份报纸,靠在沙发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新闻。

突然,一则娱乐新闻引起他的注意。

“《神秘的大佛》,这不是那天那个小伙子说的剧本吗,电影这么快就上映了?”

他有些恍然,放下报纸后,走到女儿房间外问:“霖霖,你那个朋友拍的电影上映了,你知道吗?”

这时候,朱霖正在读剧本呢,听到父亲的话,下意识回了句:“知道啊,他还邀请我去看电影来着。”

“霖霖,你答应了?”朱父惊讶道。

朱霖这时惊觉自己说漏嘴,“没去,有个剧组邀请我出演女三号,你忘了?”

“这样啊……”朱父有些失望,随即又道:“那咱们一家明天去看电影怎么样?就看这部《大佛》。”

朱霖摇头:“我不去,要去你们去。”

朱父倒也没有勉强,只以为女儿在为人生中第一个电影角色而努力呢。

等到就剩朱霖一个人时,她有些失神,脑海里涌现出的都是和韩平在一起时的记忆。

第二天,下班后,朱霖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路过一家电影院时止步不前。

她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走了进去。

“你好同志,一张《神秘的大佛》。”

看着手中的电影票,朱霖的心情有些忐忑。

“他真的做到了,不可思议!”

等到她在大银幕上看到导演里有韩平时,对韩平的感情更加复杂。

“你……这都是为了我吗?”

从电影院回到家后,朱霖都有些魂不守舍,搞得朱父朱母以为女儿出了什么事呢。

……

自从《神秘的大佛》顺利上映,燕影厂上下便弥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