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帝王世系
?五代
?十国
称呼
播报
编辑
百科x混知:图解五代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 [63]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部分实力强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依次形成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31-32](其中唐、晋、汉是沙陀族所建立的)。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54]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 [3]
唐朝灭亡后,有些藩镇初期依旧使用唐朝年号割据一方,有的奉五代为正朔(后梁时期的晋、岐、吴除外),其他则是保境固守或称帝争天下。 [3]总的来说,这些藩镇都已经独立自主,其中十个同时或相继存在的具代表性的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家称为十国。十国为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荆南)、楚、南唐、北汉。其中的吴和南唐,前蜀和后蜀分别是前后相继,北汉则是十国中唯一建立在北方的政权。 [54]
除此之外,中原地区的独立、半独立(归附后梁)政权还有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后其子刘守光建立“桀燕”)、岐国等先后存在;南方在楚、闽灭亡后出现了武平军、清源军等割据势力。 [54] [61] [68]
五代十国年表
历史
播报
编辑
唐亡梁兴
后梁的建立者朱温
后梁的建立者朱温,曾是黄巢起义军将领,降唐后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后在中原之地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黄巢死后,朱温进一步以汴州为基地,扩张领土。此后,朱温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等。在关中地区,朱温与李克用、李茂贞等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朱温还取得了对河北三镇的控制。天佑元年(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取得对唐廷的完全掌握,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次年诛杀宦官及朝臣,造成“白马之祸”。天佑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废唐哀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定都汴州,改称开封府,号东都;以唐东都洛阳府为陪都,称西都。 [54-55]五代自此开始。 [63]
后梁直接统治区有今河南、山东两省,以及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区的一部分,辖地是五个中原王朝中最小的。 [54]吴越、闽、南汉、楚、荆南诸国名义上都臣属后梁。 [61]
梁晋相争
主词条:梁晋争霸
梁晋争霸期间的五代十国局势
梁朝建立前后,梁太祖在河南部分地区比较重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租赋,安辑流亡,有利于社会的短暂稳定。但梁太祖登基之后,多次诛戮功臣大将,又长期与河东李克用、淮南杨渥进行激烈的对抗与战争。统治集团内部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残杀,混乱不堪。 [61]
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承父志,继续对抗后梁。梁开平四年(910年),梁太祖怀疑成德军与晋密结而率军进伐,迫使成德军王镕与义武军王处直倒向李存勖。李存勖率军于柏乡(河北柏乡)击溃后梁军,史称柏乡之战。 [80]北方卢龙镇的刘守光于开平五年(911年)称帝,史称桀燕。隔年,李存勖派大将周德威讨伐刘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