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耿记粮油零售店(3 / 4)

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这里紧邻长江,具有传统的商贸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的商品集散地。镇上的大街小巷均由青石板铺砌,颇有别样的风情韵味儿。大街上商铺林立,不但有大大小小经营各种商品的零售铺,而且还有好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批发店。各地的商人云集这里,将批量采购的商品装船后,经长江水路运往其他的地方。而那些商品零售店铺,也从批发店廉价买得各自所经营的商品,然后零售出去赚取差价。

在接下来几天内,耿老爹父子四人将汉口镇仔仔细细地转了一个遍。镇上异常繁华的商贸环境和良好的商贸秩序让耿老爹非常高兴,他对三个孩子说:“看来,这汉口镇确实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啊!”

父子四人在汉口镇的街面上一边走,一边看,并一边不断地盘算着。看着那一个个买卖兴隆的商品批发店,尤其是粮油批发店,让耿老爹好不眼红。

他无限羡慕地对耿正兄妹三人说:“这些个批发店的生意是多么好啊!但是,要想做大一些的生意,就必须有较多的本钱才行啊!可我们手里的银子是很有限的,只能是先开一个门面小一点儿的粮油零售店了。等掌握了足够的经商经验,也赚得了一些银子之后,咱再慢慢地扩大门面。等到所有的时机完全成熟之后,咱们也雇佣一些伙计,开一个像模像样的粮油批发店。虽说眼下咱们开的零售店只能是面对居民散客了,但等到以后开了大的批发店时,咱们就可以面对零售店,甚至与那些商船做生意了。到那个时候,咱就可以好好地赚上一大笔,然后回家乡去实现咱们光宗耀祖的梦想了!”

耿老爹注意到,汉口镇上之前就已经有三家粮油零售店了,但这些零售店全都不在当地的居民区内,其中最近的一个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也有上百步远呢!

于是,他对耿正兄妹三人说:“粮油零售面对的是当地的居民。没有人愿意扛着粮食米面,抱着油罐子提着油桶走远路的。我们应该在人口集中居住区域的附近,盘一个大小适中,价格也比较合适的门面店。这样一来,我们会占有一些地利方面的优势。相同的价格,人们肯定更愿意从我们的店铺里购买!”

没有费太多的周折,耿老爹就租赁到了一处非常理想的房子。这是一座新盖的临街小二楼,只有上下各两间,并且下面的两间还是一个大通间。他决定将上层的两间作为父子四人的起居生活住房,他和两个儿子住一间,另一间是耿英的卧房兼厨房。由于手头的本钱有限不可能做得太大,所以只将下层的大通间作为店面使用就足够了。

继续阅读

这下层的大通间店面房既可以从里边关上,也可以从外边锁上。而最让耿老爹满意的是,这个不大的临街小二楼还带有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儿,简单地搭建一个棚子,就可以将驴子和平车也安顿好了。小院儿的简易院门儿并没有设置门槛,平时可以从外面锁起来,只有驴车出入时才打开。而一楼的大通间店面房还另有一个与小院儿相通,并且可以从里边关上的后门。此外,小院儿里还有一口甜水井,水桶和提绳就搁在井台边上,吃水用水非常方便。

接下来的几天里,耿家父子四人都非常忙碌。耿正和耿直跟着爹爹从镇周围找来一些废弃的木料和砖瓦等建房器材,没有花一文钱就自己动手,为驴子和平车搭建起一个蛮像样的简易车棚。在此期间,耿英则把两层楼房的上上下下,全部打扫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父子四人又一起去了二手货交易市场上,以很低的价格选购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大小两张木床、两张结构简单,但带有抽屉的桌子(其中的一张放在了一楼的店铺内)、一口大水缸、一个铁炉子、一个带有台面的橱柜兼碗橱以及所需要的各种炊具等家什,又去一般市场上买了足够的餐具,以及自家个儿吃的粮、油、蔬、果和煤炭、柴火